節日祝福網
聲樂形體課教學計劃
聲樂形體課教學計劃。
聲樂課是一種專門設計來提高唱歌技巧和表演能力的課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聲樂課教學計劃(精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聲樂形體課教學計劃 篇1
一: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張校長、業務園長
組員:中班、大班教師
二:指導思想:
教師基本功是教師從事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職業技能,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障,本月的培訓本著“層層落實,人人參與,連有所得,煉有之用,持之以恒”的基本方針,意在提高全體教師的業務素養,為提高包教質量打好基礎。
三、基本功訓練原則:
1、在訓練內容上,堅持注重實際,講求實效。
2、在訓練形式上,堅持崗位練兵為主、自學為主,業務訓練為主,集體教研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學習培訓與實踐鍛煉相結合。
3、在工作組織上,堅持自練、教研、比賽三位一體的原則。
4、在評價驗收上,堅持評比檢查和教師量化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四、音樂基本培訓內容有以下方面:
1、聲樂培訓:掌握基本的歌唱技能,正確富有感情的教唱幼兒歌曲,每位教師從教材中自選一首幼兒歌曲,要求:有普通話演唱,歌唱姿勢、音準、節奏正確,吐字清楚,有較好的藝術表現力。
2、視唱培訓:具有一定的視唱能力,能熟練視唱教材中的歌曲,每位教師演唱一段曲譜(從教材中自選)
要求:用自然的聲音演唱,音準、節奏準確。
3、樂理:掌握基礎樂理知識,熟練把握幼兒教材音樂知識
4、鍵盤培訓:會用一種以上鍵盤樂器(鋼琴、手風琴、電子琴)正確、熟練地演奏幼兒歌曲,并能自彈自唱。
演奏一手兒童歌曲,要求:彈奏準確,流暢,琴法無明顯錯誤,自彈自唱。
5、舞蹈培訓:有一定的舞蹈基本功和簡單的兒童舞蹈、編排能力,自選一首樂曲(包括律動、幼兒體操、幼兒歌舞)進行舞蹈編排,其中不少于兩個基本功。
聲樂形體課教學計劃 篇2
一、教學目標
1. 提高學生的聲樂基礎知識,包括歌唱姿勢、呼吸方法、聲音共鳴等。
2. 培養學生的歌唱技巧,包括音準、節奏、音色、情感表達等。
3. 增強學生的音樂素養,包括音樂欣賞、音樂創作等方面的能力。
二、教學內容
1. 聲樂基礎知識
(1)歌唱姿勢:正確站姿、頭部姿勢、喉嚨放松等。
(2)呼吸方法:腹式呼吸、胸腹式聯合呼吸等。
(3)聲音共鳴:胸腔共鳴、口腔共鳴、頭腔共鳴等。
2. 歌唱技巧
(1)音準訓練:通過音階練習、模唱等方法提高學生的音準感。
(2)節奏訓練:通過拍打節奏、唱歌曲等方式培養學生的節奏感。
(3)音色塑造:教授學生如何調整音色,使聲音更加悅耳動聽。
(4)情感表達:引導學生理解歌曲內涵,通過歌唱表達情感。
3. 音樂素養
(1)音樂欣賞:組織學生欣賞不同風格、不同時期的音樂作品,提高音樂鑒賞能力。
(2)音樂創作:鼓勵學生嘗試創作簡單的歌曲或旋律,培養創作能力。
三、教學方法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聲樂理論知識的傳授,同時加強實踐練習,使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歌唱中。
2. 示范與模仿:教師進行示范演唱,讓學生模仿,從而掌握正確的歌唱方法。
3. 分組教學與個別指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教學,同時針對個別學生的問題進行個別指導。
四、教學安排
本課程計劃為期一學期,共16周,每周2課時,共計32課時。具體安排如下:
第1-4周:聲樂基礎知識學習,包括歌唱姿勢、呼吸方法、聲音共鳴等。
第5-8周:歌唱技巧訓練,包括音準、節奏、音色等。
第9-12周:情感表達與歌曲演唱練習,通過演唱不同風格的歌曲,培養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
第13-16周:音樂素養提升,包括音樂欣賞、音樂創作等方面的學習與實踐。
五、考核與評價
1. 考核內容:包括聲樂基礎知識測試、歌唱技巧考核以及音樂素養展示等。
2. 考核方式:采用平時表現、課堂練習、期末考核等多種方式進行綜合評價。
3. 評價標準:注重學生的進步與提高,鼓勵學生在聲樂學習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六、總結與展望
通過本聲樂課教學計劃的學習與實踐,學生將掌握基本的聲樂知識和技巧,提高歌唱水平和音樂素養。同時,教師也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不斷調整和完善教學計劃,為學生的聲樂學習提供更好的指導和幫助。未來,我們還將繼續探索聲樂教學的新方法、新途徑,為培養更多優秀的聲樂人才做出貢獻。
聲樂形體課教學計劃 篇3
隨著我國經濟總體水平的逐漸恢 復和發展, 人們對藝術教育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以藝術教育中的聲樂教學為例,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 各大中職院校針對聲樂教學主動進行了多次教學改革和教學實踐。本文對此問題進行了探究,總結了以下幾點策略。
一、明確培養目標,轉變教學觀念
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音樂教師,聲樂教學是培養上講臺的音樂教師,而不是培養歌唱家或歌唱演員。教學中不論教學內容、教學形式還是教學方法,始終都應圍繞培養音樂師資這一目標來進行,體現職前教育的特點。應改變聲樂教學的“重技巧輕能力、重提高輕基礎,重聲音輕表現”的做法。把教學重心放在對學生基礎理論的學校、基本技能的訓練和聲樂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的提高上來。
二、教師應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修養
一方面,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師自身教育思想的轉變,然后是教學方法的轉變,教師要敢于否定自己固有的經驗,更新觀念,勇于創新。另一方面,高層次的聲樂表演,準確到位的情感理解,需要有扎實深厚的文化修養、藝術修養及較高的音樂審美和聲樂表演技能。因此,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如何能夠完成這些新穎、獨特的教學設計,也正充分體現了對音樂課程教學的理解程度。作為中職聲樂教師,我們培養的學生正是將來要承擔幼兒園音樂課教學任務的主體,教師應該靜下心來抱著務實的態度審視聲樂課堂,開展聲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三、優化整合教材,確定教學內容
1.有針對性地選擇教材。根據培養目標,適當增加或刪減已有教材內容,使教材內容更符合人才的培養。如對于面向就業的學生來說,主要是強化從事職業訓練,掌握聲樂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聲樂的基本技能,適當增加聲樂教學理論和音樂教學方法的內容,組合訓練時注意音樂種類的豐富多樣,聲樂技能技巧難度適中,達到學以致用的基本目標,刪減過難及與音樂教學無關的內容。因此,選擇教材可增加難度,注重知識面的廣度和精度。組合訓練時,提高難度,教材選擇向技術化、專業化靠近。
2.教材選擇上確保聲樂知識的準確性、嚴格性和系統性。內容設計上應以“聲樂理論、聲樂表現和實際運用能力”三個層面的內容作為課程基礎。在訓練中遵循從氣息—————控制————音準,從單一到組合的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一年級以聲樂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礎訓練為主,二年級以聲樂表現為主要教學內容,三年級以聲樂知識、音樂教學法為重點,以適應學生縱向發展的需要。
四、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注重把握學生的個體差異,中職生入校時情況千差萬別,他們先天素質不同,后天教育也不同,所以也就決定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多年的教學中實踐,如果都用一樣的方法、一樣的材料上同一節課,收到的效果就不好,就會造成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的現象。只有采用不同的方法,使全體學生都得到主動發展。筆者在教學中把學生分為三組:優生為一組、中等生為一組、差生為一組,對他們進行不同的發聲練習、作品訓練等,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且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學期要有學期的教學目標,每節課要有每節課的教學目標。
聲樂教學不是在原有的水平上原地踏步,也不是遠遠高于個體現有的水平,而應稍稍高于學生原有的水平。聲樂教師要重視觀察和反思,了解學生的現有發展水平,因材施教,分層教學,讓教學處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之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
中職聲樂教學的立足點和核心為學生的自主發展、主動發展。沒有學生的自主、主動的發展作基礎,其結果必然停留在學生發展的表面的、淺層的、不可持續的的層面上。聲樂教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以學生為根本,以學生的自主發展為目標,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探索研究,克服種種困難,學會體驗、探究、合作等學習方法,自覺主動地獲得發展。
五、采用多元評價方式
音樂教育的教學模式和理念都在不斷發生變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構建新型的課堂評價模式是聲樂教學的必然要求。教師可以通過多元化評價模式,多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經常體驗到成功。評價主體分別由學生本人、同小組成員、教師、管理者、校外導師、行業專家、幼兒園構成,由評價主體共同參與研究制定評價標準、評價方法,按照評價標準對人才培養全過程進行解剖和分析,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課堂教學中,教師嘗試著引導,讓學生自我示范,由同組學生及教師鑒別聲音,這種學生與師生之間的多元化互評,可以為學生做出綜合型、客觀性的評價。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職業教育隨著時代的進步,在進行改革和推進,職業教育的興盛和騰飛,來自于課堂的有效教學,《新課改下高效課堂》更是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和努力目標,無論從提高教學效果的角度出發,還是從實現教育目的,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的角度出發,研究聲樂課有效教學的策略都是有其重大意義的。
聲樂形體課教學計劃 篇4
一、教學目的:
使學生明確歌唱的發聲原理,了解有關聲樂常識
二、教學要求
1、了解歌唱的發聲原理,在練聲和歌唱中使學生真正理解并運用。
2、打開牙關,穩定喉嚨的位置歌唱,解決歌唱中的基礎問題,從而建立正確的歌唱狀態。
三、教學方法:講解、示范、啟發式教學。
四、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體會正確呼吸方法
2.指導學生正確的咬字狀態
五、教學難點:
讓學生打開歌唱通道(打開牙關,放下喉頭),積極的歌唱,并形成循序漸進的良好歌唱習慣。
六、教學教具:
鋼琴、多媒體設備、譜架、音響
七、教學過程:
(一)簡要地介紹歌唱的發聲原理(氣息沖擊聲帶產生聲音,通過人體共鳴器官打開和運用,聲音擴大和美化)
呼吸原理:腹式呼吸法,體會自然嘆氣時小腹的收縮力及腰部四周的擴張力。
運用共鳴腔體全身歌唱的原理:感受和體會打哈欠時的自然狀態找到共鳴腔打開的感覺。
(二)實際操作訓練
1.歌唱發聲中的發聲訓練;
(1)5 4 | 3 2 | 1 —‖
U……………………
(2)1 2 | 3 2 |1 —‖
U……………………
(3) 1 2 3 4 | 5 4 3 2 | 1 —‖
U……………………
(4)5 5 |3 3 | 1 1 ‖
U O U O U O
訓練要求:
(1)練習速度:中速稍慢。
(2)同無聲的呼吸練習結合起來,啟發學生用嘆氣時的感覺使氣息支持發聲。
(3)與打開喉嚨(打哈欠的狀態)的練習相結合。
(4)喉頭穩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準確,聲音均衡連貫。
(5)練習4,由U過渡到O母音時,喉、咽腔打開的狀態不變,只是嘴由小圓形張開得稍大些。
訓練方法:
(1)老師示范,提出要求,講解練習的要點;
(2)學生按要求做發聲練習,教師隨時指導;
2.歌曲練習(對上學期內容回顧和鞏固)
《花非花》、《大森林的早晨》、《大海故鄉》、《紅豆詞》
(1) 作品分析:《花非花》
曲調優美,形式短小,連前奏在內,只有10小節。白居易的詩給人以朦朧感,黃自的音調更好地表現出這種意境。白居易的《花非花》節律規整,奇麗纏綿,為千古傳頌之佳作,而黃自的音調則完美地再現了原作的意蘊,該曲不愧一首短小而精美的`藝術歌曲,通過學習,增強學生的美感體驗,培養學生欣賞美的能力。歌曲繼承了詩的意境,節奏平衡,旋律委婉,含蓄,帶敘述性。結構為四句體單樂段形式。第一句的動機,強調“非花”的“非”字,后半句上四度模進,再強調“非霧”的“非”字,一開始就描繪出這覆蓋著一層薄紗的意境。第二句結束在屬音上,是進一步的敘詠,后逐級下行,后為平述的音調,具有謎的色彩,也增加了“問”的期待。第三句轉折,由低向高婉轉上揚,好似春夢,并非春夢。第四句由高向低趨于平衡,看似朝云,卻非朝云。最后,恬淡地結束,追惜、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2)《紅豆詞》(清)曹雪芹 詞;劉雪庵 曲
歌曲為多句體樂段結構。全曲以第一樂句的節奏型為基本節奏貫穿、發展,這種數板式的節奏型加上環繞型的音調進行,似吟似誦地表達了含蓄的情感。歌曲最后兩樂句與開始兩樂句相同,前后的呼應增強了全曲的統一性,也進一步藝術地體現了相思之情。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表達作品的情感和美感,而不能一味的最求方法。
教學難點:歌曲氣息的把握;開口音、高音的喉頭位置及歌唱的高位置。
解決方案:加強母音的練習,認識并掌握開口音、高音的喉頭位置及歌唱的高位置。
《大森林的早晨》
《大海呀故鄉》
3.學生演唱一遍,老師指出學生演唱時存在的問題,并糾正。
4.學生再次完整地演唱一遍。
(三)小結:明確聲音的發聲理念,并盡可能地在今后的聲樂技能實訓課中循序漸進地掌握和運用科學的發聲方法,以準確真摯地表達作品內涵和藝術魅力。
(四)布置作業:
《繡荷包》
《嘎哦麗泰》
《紅豆詞》
《點絳唇,賦登樓》
《叫一聲哥哥你快回來》
聲樂形體課教學計劃 篇5
一 教學目標:
1、 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2、突出藝術學科特點,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樂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養。3、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愛好與愛好,把握必要的音樂知識與欣賞方法,開闊視野,啟迪聰明,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二 教學要求
音樂欣賞教學應以聆聽音樂為主,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比較與評價,使他們在欣賞音樂的實踐活動中熟悉、理解、鑒賞音樂。
1、 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地參與音樂審美活動。
2、 利用各種現代化的、直觀性的音樂教具與學具,最大限度地強化學生的聽覺審美感受。
3、課堂欣賞教學與課外欣賞活動(音樂會、音樂欣賞講座、教師推薦的音樂作品錄音等)有機地結合,充分發揮欣賞教學對課外欣賞活動的指導作用。
三 教學措施
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造意識
1、 強化治理,突出重點,抓住高考生命線
2、 樹立堅定的事業心,虛心好學,努力提高專業水平
3、 加強教研教改,注重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4、 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四 教學內容
1、欣賞民歌、藝術歌曲、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歌劇、舞劇音樂、器樂曲、室內樂、交響音樂等音樂作品。介紹有關音樂常識。
2、通過欣賞音樂,使學生了解音樂的節奏、旋律、和聲、音色、調式、織體、曲式等及其表現作用。
3、通過欣賞音樂,使學生初步了解中外不同歷史時期音樂的風格流派、藝術成就及其發展變化。
4、通過欣賞音樂,使學生了解音樂的功能及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的關系。教學內容要求
5、 欣賞內容是中外優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體現作曲家及其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經典性原則。
6、 欣賞曲目的選擇重視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作品,以弘揚祖國的優秀音樂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7、注重學習世界各國、各地區民族、民間音樂作品,以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五 教學反思:
本方案的設計,著眼于學生的主動發展,致力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的研究,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作品結構的深入分析,會出現一定的難度而略感乏味,但作為一節音樂鑒賞課,教師有責任和義務進行必要的講解,如此,才能不斷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和鑒賞能力。、
聲樂形體課教學計劃 篇6
教學內容:
《美辰》合奏排練教學
課時安排:
12 課時
教學方法:
講解、分析、啟發的教學方法
教 具:鍵盤、電吉它、電貝司、爵士鼓、薩克斯
教學課型:
實踐課型
教學目的:
通過排練此樂曲,使學生對電聲樂器的音樂特點以及演奏技巧有所了解和體驗。音響及各種電聲設備特性的相互之協調,展示出每件樂器的特色,整體力度、強弱變化的控制。
教學重點:
通過樂曲展示電聲樂器各部分的樂器音色和技巧特性,使練習者對其演奏的樂器的獨特性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教學難點:
要求學生能夠系統地掌握樂隊合奏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技巧;能夠正確配合演奏樂曲。
教學過程:
曲式為 A — B — C 結構。
鍵盤, A 、 C 段( 72 )銅管樂器音色部分,演奏時要有沖擊力,對各個符點切分音符的掌握和處理。演奏 C 段電鋼琴部分時,流暢性和對現代音樂演奏特點的.理解。
電吉它,重金屬失真的運用,在演奏伴奏音型時對節奏音符的掌握和控制,在演奏 A 段主旋律上其效果器的調制和推弦、搖把等的運用與使用。
電貝司,充分發揮低音的伴奏音型,特別是演奏伴奏音型與打擊樂節奏的統一和相互配合的問題有為重要。
爵士鼓,是這首樂曲的主要結構變化時和電聲樂隊起伏變化的中心,其對樂隊的推動性和協調的控制、指揮。
薩克斯,其在演奏 B 段時聲音要有嘶裂性,不可太柔弱。
對演奏技巧的難點和重點,要著重練習,可結合在專業小課中解決。
教材選用:
《電聲樂隊曲集》自編
《電聲搖滾樂隊基本訓練法》 中國青年出版社
B 段主要由電吉它和薩克斯兩種樂器演奏主旋律,此時二鍵盤繼續正確的進行和聲鋪墊,注意音量的控制。
接下來就是一鍵盤使用電鋼琴演奏鋼琴 SOLO 的重點樂段,此樂段節奏變化頻繁,要求學生對各種節奏型的組合練習熟練掌握,并注意樂句中的變化音,在不改變基本節奏的情況下學生可有自己的演奏方式,也就是即興的發揮,把這段漂亮的鋼琴 SOLO 演義的淋漓盡致。二鍵盤依舊為此旋律鋪和聲。
C 段是旋律與節奏的對話配合,旋律要求一鍵盤用合成器的 72 銅管音色演奏,加強樂曲的沖擊力,二鍵盤也同樣按照節奏的變化而變化直至樂曲結束。
教材選用:
《電聲樂隊曲集》自編
《中央音樂學院電子琴考級教程》 人民音樂出版社www.254789.com
《鋼琴四五指練習曲 100 首》 中國戲劇出版社 梁旋程著
作業與思考:
通過課堂教學演奏,把難點和重點進行復習。
聲樂形體課教學計劃 篇7
一、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的聲樂課教學,使學生能夠:
1. 掌握基本的聲樂理論知識,了解聲樂藝術的起源、發展和特點;
2. 提高學生的嗓音技巧,包括正確的呼吸方法、發聲位置、音色調控等;
3. 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使其能夠準確把握歌曲的情感和風格;
4. 增強學生的舞臺表現力,包括演唱姿勢、面部表情、情感傳達等。
二、教學內容與安排
1. 聲樂理論知識
聲樂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嗓音結構與發聲原理
音樂基礎知識(節奏、音高、和聲等)
教學方法:講授、討論、觀看相關視頻資料
2. 嗓音技巧訓練
呼吸練習:深呼吸、腹式呼吸等
發聲練習:音階練習、母音練習等
音色調控:練習不同風格的音色,如甜美、深情、激昂等
教學方法:示范、模仿、個別指導
3. 歌曲學習與演唱
選取不同風格的歌曲進行學習,如民歌、流行歌曲、藝術歌曲等
分析歌曲的結構、情感和風格,指導學生進行演唱
排練合唱曲目,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教學方法:分組練習、合唱排練、觀摩互評
4. 舞臺表現力培養
教授正確的演唱姿勢和面部表情
引導學生理解歌曲情感,將其融入演唱中
組織學生進行舞臺表演實踐,鍛煉其自信心和表現力
教學方法:角色扮演、情境模擬、實踐演出
三、教學評價
1. 考勤與課堂表現:記錄學生的出勤情況,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學習態度及合作能力;
2. 嗓音技巧考核:定期進行嗓音技巧考核,評估學生的進步與不足;
3. 歌曲演唱評價:組織學生進行歌曲演唱展示,評價其演唱技巧、情感表達和舞臺表現力;
4. 期末總結與反饋:學期末進行總結性評價,給予學生反饋和建議,幫助他們更好地提高聲樂水平。
四、教學注意事項
1. 注重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2. 重視實踐教學,鼓勵學生多參與演唱活動,鍛煉其舞臺表現力;
3.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鼓勵他們多聽、多唱、多思考;
4.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加強師生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通過以上教學計劃的實施,相信學生們能夠在聲樂課上學到豐富的知識和技能,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為未來的音樂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相關推薦
更多>- 必備!關于教學的名言名句(通用)04-12
- 最新:教師的教學反思的名言04-11
- 期末復習計劃(模板十二篇)01-07
- 推薦:形容計劃的名言名句(通用)04-08
- 現場教學活動總結(經典5篇)01-06
- 必備!教師的教學名言簡短04-08
- 實習實驗教學總結(匯集14篇)01-07
- 2025年小學圖書室工作計劃07-12
- 期末復習計劃(模板十二篇)01-07
- 駐村農技員工作計劃(精選七篇)01-07
- 生化室護士長工作計劃(匯總十三篇)01-07
- 自媒體拍攝工作計劃(精華七篇)01-06
- 門診輸液室工作總結(集合10篇)01-06
- 網電咨詢主管工作計劃(匯集7篇)01-05
- 2025年小學圖書室工作計劃07-12
- 自媒體拍攝工作計劃(精華七篇)01-06
- 駐村農技員工作計劃(精選七篇)01-07
- 入股押金退還申請書(模板五篇)01-07
- 羅拉快跑觀后感(收藏十七篇)01-07
- 稅務團支部述職報告(錦集十三篇)01-07
- 酷蟻大冒險讀后感(精選3篇)01-07
- 申請反詐申請書(合集六篇)01-07
期末復習計劃(模板十二篇)01-07
- 中考鼓勵的話(必備7篇)01-07
- 實習生耳鼻喉科實習周記(實用12篇)01-07
- 心向黨班會主持稿(優選4篇)01-07
- 形體課教學計劃01-07
- 2025兒童手繪蛋糕媽媽生日文案(集合85句)01-07
- 夸人好看的句子實際點不夸張(精品59句)01-07
- 通情達理的句子(范文79句)01-07
- 苦難與天才讀后感(匯編17篇)01-07
- 形體課教學計劃01-07
- 普通日常日記(分享12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