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祝福網
離家的路讀后感
離家的路讀后感(模板12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寫12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余光中《鄉愁》讀后感(通用12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離家的路讀后感 篇1
在成長的路上,總會發生許許多多的事情,有悲傷的、也有歡喜的、又或者是激動的……最令我難忘的,是那一次離家出走……
“我都說了這次是因為發揮失常,下次再給你考回來不就好了?”我語氣平淡地說道。“每天回家抱著個手機,成績掉了還找那么多借口,把手機給我拿過來,少給我瞎扯淡!”父親怒吼道。說罷,欲要往我臉上扇一巴掌。我漲紅著臉,奪門而出……
不知該何去何從的我,漫無目的地走在步行街上,此時的步行街已沒有往日的喧鬧,興許是深夜的緣故吧,還有一兩家羊肉串攤子在路邊收拾著。一片落葉從我的肩上劃過,仿佛在低聲安慰情緒低落的我,滾燙的'臉上忽然感到一陣冰涼,豆大的雨點隨后撲面而來,陣陣暴雨聲帶走了夜里最后一絲光明,吆喝聲也隨之而去,我抱著雙腿坐在路旁……
這時,一雙溫暖的小手輕輕搭在我的肩膀上,我猛地一回頭,發現是班主任顧老師,她嬌瘦的身軀已被大雨浸濕,把身上唯一一件外套披在我身上,和藹地笑著說:“去我家避避雨吧?”“嗯。”我微微點頭,那一刻,清冷的雨夜仿佛被黎明的第一道曙光所照耀,溫暖無比。
“所以說,你是因為和父親吵架才獨自坐在街頭的?”顧老師問道。“是他先要動手的?!蔽屹€氣道?!翱赡愀赣H并沒有真的打你啊,誰不心疼自家的孩子呢?聽老師話,一會我叫你爸爸來接你,你要好好跟他道歉知道嘛?”顧老師露出鮮有的嚴厲的目光?!班培拧!蔽疫B忙點頭答應。
“咚咚”門被敲響了,我糾結地站了起來,余光掃到顧老師鼓勵的目光,便慢吞吞地走向門外?!爸ā遍T開了,隨之而來的是父親焦急的目光,忽然之前的顧慮與氣憤瞬間煙消云散,我認真說道:“爸,我錯了!”透過墻上的鏡子,我看到了顧老師欣慰的目光……
時隔多年,顧老師也不再教我了,但是我會永遠地記住每個給予我幫助的人,因為他們把即將跌入黑暗的我重新拉回到了光明。
離家的路讀后感 篇2
這是我在《讀者》上看見的一篇文章。
文章講述了一個大哥哥,一天晚上他媽媽見他沒寫完作業就在玩手機,違反了約定的規矩,于是,大哥哥的媽媽就把手機給沒收了,就這樣這個大哥哥在第二天離家出走了,到了晚上大哥哥的父母下班回家,沒見到大哥哥,卻看見了大哥哥留的紙條:“爸爸媽媽,我離家出走了?!贝蟾绺绲膵寢屩雷约旱膬鹤与x家出走后,就非常擔心,但大哥哥的爸爸卻說:“沒關系的他,馬上就會回來?!钡搅司劈c大哥哥果然回來了,大哥哥回來后,父母就裝什么事都沒發生。到了第三天,大哥哥起了床,卻怎么也沒看見他自己的父母,但看見一張紙條:“兒子,我們也離家出走,明天才回來,一日三餐自己解決。”大哥哥這才后悔他昨天離家出走,到了晚上,大哥哥一個人在床上想些事,想著想著就睡著了。
到了第四天,大哥哥一醒來,就看見了自己的父母,于是就向父母擁抱過去。
我也明白了一個家庭不管缺少了誰,都會讓家人擔憂,難受。所以不管有什么事情,都要敞開心扉和家人溝通。
離家的路讀后感 篇3
初中開始,我就不和姥姥住了,搬到了離學校較近的房子。
從前,因為爸媽工作忙,而且年輕,不會照顧孩子,所以我人生的第一輪,就全由姥姥帶大。小時候的我,“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算是嘗遍了,就沒有姥姥不會做的菜,只要吃過她做的飯,你的'舌頭就絕不再是普通的舌頭,而是“貪吃舌”。也正因為如此,我變得比其他小朋友都胖。想當年我出生三個月的時候,重量就已經趕超我妹妹現在一歲零三個月的重量。姥姥卻還不嫌棄我,倒是怕我負重過大,把腿壓彎了,連路都不讓我走——得抱著。
漸漸長大,姥姥操心我的事反而更多,早上一定要扎麻花辮,或做各式各樣美麗的發型。她開始教我禮儀,教我如何打理自己,晚上,她又會拿白醋給我泡手,再搓上蜂蜜,最后抹油,必須是從大洋洲來到的綿羊油。那精細程度一點都不亞于一個手模的護理。
后來,我走上熒屏走上劇院,她也不會錯過我任何一次演出。同時也更加會注重我的形象和身材,給我熬了一種她所謂“秘方”——紅豆湯。所謂紅豆湯,聽起來簡單,制作起來相當困難,紅豆、薏米、大棗、綠豆、花生、葡萄干、黑豆、一點點蜂蜜……還有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神秘組成成分,都是需要前一天晚上泡上,第二天再大火熬制兩小時的,同時也配合著槐豆水,一粒一?;倍?,都是我上學的時候她上樹采的,導致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后果——我,一個寒假瘦了八斤!這“秘方”真是管用,哈哈。
紅豆,又名相思子,現在啊,我每天最想念的就是豆香里帶蜂蜜甜味的紅豆湯。
離家的路讀后感 篇4
這是一部溫暖人心的作品。當我翻開這部書的封面,讀著書里的文字,就仿佛是傾聽著母親對我的低語,走進了一位母親的心中,品嘗到一個母親在責罵孩子后心中的痛苦與悔恨,同時也讀出了這位母親埋葬在心中的對孩子深深的愛。
你了解你的母親么?你可曾知道她對你的付出?在你們的爭吵背后,她又付出了多少淚水?這部書講述了一對母女的親情故事,母親在女兒十五歲生日前夜,在與女兒爭吵時盛怒之下打了她一個耳光,女兒憤而駕車出走,在母親等待女兒回來的漫漫長夜中寫下了這封信,信中母親向女兒講述她十五年來的成長歷程。
通過這部書,我仿佛就能夠看透一位做母親的心。我不禁想到,我也曾經叛逆,對媽媽對我的教導置之不理,甚至因為她對我一句關心的語言而不耐煩。我也曾經躲避與媽媽的談心,忽視她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在我們之間豎起了一道溝壑,每當看到她失落的眼神,我也有過慚愧,因為我對媽媽的冷漠而慚愧。讀完這本書,我被小說細膩樸實的描述,對為人母親、為人兒女的心情的.絲絲入扣的捕捉而深深吸引,小說主人翁的許多心境激起我似曾相識的強烈共鳴。我想起我自己的母親,想起她對我付出的愛,她是否也與文中的母親有一樣的心境,一樣的愛我,希望我能夠好好學習,不讓她操心。希望我能與她談心,知道我心中在想什么?想到這些,我不禁留下了淚水,為母親對我的付出,也為我自己的不懂事。
“我的孩子,理解與誤解之間,距離與誤解之間,距離究竟有多遠?我拿什么才能縮短這距離,一個擁抱,一塊你喜歡的蛋糕?還是,一封寫給你的信?”我想,當一位母親將她的心完完全全地展現在你的面前,沒有一個做孩子的不會為之動容。而對于我們來說,最寶貴的還是母親對我們的愛,母親的愛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
這位母親在文章的結尾寫道“但更重要的是,我親愛的女兒,就在我坐在這兒等你回家的時候,這個傷疤讓我記起,生活在你這樣的年紀是多么不容易?!笔前?,我們還是青春懵懂的年齡,在漫漫的人生長路上,我們還要走過很多很多,在這條路上,也許母親會一直陪伴著我們,也許她會早早的離開,珍惜我們的母親吧,珍惜她為我們付出的愛。別讓她們為我們傷心,她們的愛將是她們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離家的路讀后感 篇5
《玩偶之家》開篇平平淡淡,毫無波瀾,以致直到戲劇的后半部分甚至是結尾才讓人意識到文中兩位女子,林德夫人對愛的追求、諾拉對自己獨立人格的維護,兩位男子,赫梅爾的自私和偽善、蘭克對諾拉深藏的愛,因此,也顯得結局的翻轉出人意料。本劇中大致有三個主題:女性對于一個更加公平公正世界的渴望,對于男性將力量和主權強加在女性身上的批判以及人們對人生意義的探尋。
首先,女性對于一個更加公平平等的世界的追求很完美地體現在諾拉身上。在戲劇的開始,諾拉是深愛著她的丈夫赫梅爾的,以至為了他的健康不惜造假來為他借錢,并且為了不讓她丈夫承擔債務上的壓力,悄悄瞞著他獨自承擔起這一切。而作為在那時沒有一點經濟來源的婦女來說,她能做的只有節省任何一點本來要花在她自己身上的開支,積少成多地去抵債。更讓人唏噓的是,當事情將要敗露之時,她所想的也僅僅只是去一力承擔以防連累到丈夫。所有這些看起來似乎有些愚蠢和瘋狂,但卻并不表明諾拉本人就是愚昧無知的。相反,她有她自己的考量。正如她丈夫在后文中找借口說“沒有人會為了別的事而放棄他的名譽,即使是為了愛人也不行”時,諾拉所反駁的“我們女人就會這樣”一樣,諾拉所做的一切僅是出于她對丈夫的愛。但當最終發現自己在丈夫赫梅爾眼中不過是一個可供隨時消遣的玩偶時,她果斷選擇了離開并堅定地向這個帶著偏見的世界據理力爭。在她的內心深處,諾拉切切實實地知道自己應該被公平對待。
“哦,我總是想著一個人總是會對他人多多少少有一些影響的。但僅僅因為這個人是女人,事情就變了。就好像當一個人身處劣勢,他就必須對某些人小心翼翼……”“那些有影響力的人?”“正是?!?/p>
在諾拉心中有這樣不屈的抗爭。因此,不管未來如何,她都要去求證這個世界和她“到底誰才是對的”。去抗爭,去追求和男人同等的地位,這在那個時代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其次,這部戲劇在追求生命意義的問題上也同樣引人深思。在這部劇中,幾乎每個人物都在尋求生命的意義:諾拉追尋她作為人而非一個玩偶的存在價值,林德夫人和克洛斯泰德尋求他們為之活下去的目標甚至是蘭克最終因為孤獨而選擇自殺的'行為等諸如此類,都讓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活著又是為了什么?
最后,文章諷刺了在男權社會男人對女人的支配和統治?!锻媾贾摇飞鷦拥孛枥L了男人們對于他們妻子及女兒的態度。文中與諾拉有關的兩個男人,她的父親和丈夫不論婚前婚后,都是僅僅把她當作一個玩偶來看待。這對于女性來說是極大的諷刺。此外,文中赫梅爾對諾拉的一些稱呼也能反映他對諾拉的態度,像“小倉鼠”、“小吝嗇鬼”、“小諾拉”等等。所有這些似乎在戲劇剛開始之時被看作是夫妻之間的調情、丈夫對妻子的愛稱,然而縱觀全局之后,我們就會發現,這其實反映了赫梅爾對諾拉的認知。首先,在他的觀念里,諾拉是一個摳門到極點的人——當然我們知道原因是什么;其次,這些“小”字的添加讓諾拉聽起來像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一個寵物,而對于赫梅爾來說,他可能正沉浸在挑逗這個小尤物的樂趣里樂此不疲。
除此之外,在戲劇的開頭,赫梅爾一次又一次地宣稱他多么愛諾拉,但當事情敗露之后,他變臉之神速在讓人反應不及之余,也讓人看清了他自私偽善的本質:他愛自己和自己的名譽甚于任何人。這也正是為什么當一切塵埃落定之后,赫梅爾再次轉變嘴臉來原諒并討好諾拉之時,諾拉選擇決然離去。
這一場虛驚正如晴天霹靂,讓諾拉看清了赫梅爾的真正面目,也喚醒了她心中潛藏已久的渴望,放任她去海闊天空追尋自我。
離家的路讀后感 篇6
《玩偶之家》是我很喜歡的一本名著。亨利克·易卜生挪威著名作家,24歲時被聘為貝爾根“挪威劇院”評劇家,專事劇本創作。從1870年倒1891年,易卜生的戲劇創作進入高峰期,創作了許許多多優秀的劇本,1891年7月易卜生舉家返回挪威居住受到挪威知識界的歡迎。萬年疾病纏身,1906年易卜生與世長辭,挪威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
文章內容講述了一個圣誕節,娜拉從外邊買東西回家。這時克里斯蒂娜·林丹太太來找娜拉,希望娜拉通過她幫自己找一份工作,這時珂洛克斯泰,他是娜拉的債權人。他來找海爾芒希望他不要解雇自己。他威脅娜拉如果他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就把她在借據上偽造簽字的事告到法院,克林太太勸珂洛克斯泰放過娜拉,他答應放過娜拉了,但海爾芒還是在娜拉的阻撓下看見了珂洛克斯泰寄來的郵件,海爾芒非常生氣。但這時珂洛克斯泰把借據還給了娜拉。哪啦明白了這個人不能為一個他所愛的女人而犧牲自己的名譽。
易卜生是一個關注社會問題的劇作家,而在所有的社會問題中,他最為關注的則是婦女問題。在作家生活的那個年代,在貌似自由,文明的北歐社會,婦女的地位和權利遠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在貌似體面的道德和文雅的傳統背后婦女的身心其實備受壓抑?!锻媾贾摇芬粍〖蟹从沉俗骷疑鐣熑胃泻偷赖虑閼?,婦女解放刻不容緩。
文中的娜拉為了自己的丈夫的健康,娜拉以自己父親的名義擔保,借了一大筆錢,當時他父親病重,娜拉未經父親同意,就代替父親在結局上簽了字,娜拉冒著被告的危險,為丈夫借錢,但他在知道后,不肯為娜拉犧牲自己的名譽,在知道珂洛克斯泰不告他們了又變了一副嘴臉,娜拉明白了他的虛偽。
《玩偶之家》不僅提出了婦女的地位和出路問題,而且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有力的解剖。分析,在劇中主人公娜拉從自身的遭遇里,不只感受到了男女之間的不平等,更進一步意識到資產階級社會法律。道德。宗教等的虛偽和不合理。她的離家出走不僅是對獨立人格的追求,也是對傳統社會價值的拋棄。
《玩偶之家》還是一部藝術成就卓著的戲劇。全劇結構嚴謹,對白精彩,劇情發展自然。合理。人物刻畫細致。真實。是一部經典之作。
離家的路讀后感 篇7
爺爺今年60多歲,是共和國的同齡人,爸爸生在80年代,是經歷著改革開放的一代,我生在新世紀的2009年。中秋節的夜晚,我們全家圍桌而坐,各自談起了自己的故事。
爺爺的黃土路
爺爺抿了一小口酒,感慨道:“以前,回家的路可難走了。一條條黃土路,天晴時一身灰塵,下雨時滿身泥巴。有次,我干活回家,天已經黑了,又餓又累的,走在回家路上。剛下過雨的地面泥濘不堪,有許多小土坑,我一不小心腳踩空了,“哐當”一聲,摔倒在地上,身上沾滿了泥巴,手擦破皮了,鼻子也流血了……”
爸爸的石板路
爸爸推了下鼻梁上的眼鏡,回憶起他的小時候:“我小時候從學?;丶业哪且欢温?,都鋪滿了條石,下雨也不怕路滑,也干凈多了??赡且淮危艑W后,我騎自行車回家。半路上,輪胎被尖銳的石板角戳爆了,我摔了下來,摔了個皮開肉綻……”
我的柏油大馬路
我聽了不由得意起來:“那我現在的回家路,都是水泥路和柏油路。我根本不必擔心回家的.路上會弄臟衣服,也不必煩惱會摔倒,媽媽每天都開車送我回家,舒服的很吶?!?/p>
爺爺摸了摸我的頭,說:“孩子,你是趕上了好時代,現在平潭正在穩步快速的發展,以后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p>
“是呀,現在的平潭進入高科技時代,環島公路,海峽大橋,高速公路,公鐵兩用大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以后我們回家會更便捷,更舒服的。”爸爸笑了。我和爺爺也笑了起來。
一家三代人,走過不一樣的回家路,卻一同邁步在新時代的康莊大道上……
離家的路讀后感 篇8
許多往事都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但有些卻如夜空中那明亮的星星一樣,雖忽明忽暗,卻時時縈繞于心,想起時,心中涌起了滿滿的幸福……
那一次和媽媽慪氣,我仗著媽媽平日里對我的疼愛,就說:“那這樣,我離家出走了?!薄昂冒?,離家出走是吧,看你能走到哪里去!”媽媽面不改色,堅決地說。我見媽媽一臉云淡風輕,對我離家出走視若無睹,心里傷透了,但仍是一臉倔強:我絕不能屈服。于是,我頭也不回,怒氣沖沖地跑出家門。事實上眼睛里早就有淚珠在打轉,我開始后悔自己說這句話了。一路上,我走得很慢很慢,有時還含著淚轉過身回來看看,希望媽媽能追過來把我帶回家。但他始終沒有出現,我也只能默默地向前走。
現在夕陽西下,本來應該為這美景發出內心的感嘆,可如今覺得它再美也只是黃昏,美好的事物轉瞬即逝。鳥兒飛過頭頂,也在為此事唱著悲傷的`歌;而我被趕出家門,現在連去哪兒也不知道。我覺得地球轉速變快了,頭昏腦漲不知去向。
糊里糊涂的,心想再看一眼自己以前的家吧,便走去前門的路。路過小爺爺家,他見我這番模樣,問道:“小莉,怎么啦,干嘛不回家?”心中的悲傷終于可以向人訴說,再也止不住淚水了,便一邊哇哇大哭,一邊哽咽地說:“我媽……我媽媽不要我了”小爺爺和小奶奶便把我帶進房子里。“傻孩子,你媽媽怎么可能會不要你了呢……”小爺爺一邊安慰我,一邊給我泡了一包麥片。喝著美味的麥片,感覺舒服多了,便一直在小爺爺家。后來不知道什么原因,媽媽就到了小爺爺家把我接走了。
回家后,媽媽告訴我,父母是一直愛孩子的,說你是在垃圾堆里撿來是和我們開玩笑。我那一刻似乎長大了許多,不再有剛才的生氣,曾經的倔強也在這次離家出走后煙消云散了,感覺和媽媽在一起最幸福了。
這件事情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但在我心中仍然難忘,陪伴著我成長。
離家的路讀后感 篇9
今年寒假,我們要開車回老家。我的老家在湖北廣水,這是一個縣級市,經濟發展比較落后。出門前我們心里都很擔心,特別是媽媽,明顯能看出來她對暈車的恐懼。我們都做好了忍受艱難旅程的心理準備。
從南京出發,車子開得飛快。幾個小時后,我們就到達了廣水收費站。出收費站后,我們頓時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呈現在我們前面的是寬敞的雙向八車道柏油馬路,中間的綠化帶郁郁蔥蔥。馬路車來車往,觸目遠視是聳立的高樓大廈。
我問爸爸:“我們走錯路了嗎?”
三年前回家過年的一幕立刻浮現在眼前,一進廣水收費站,發現因下雨而泥濘的'路上擠滿了來來往往的車輛。這路只有一車多寬,也沒有明確的分界線,所以來去的車輛混在了一起,喇叭聲不絕于耳。爸爸踩一腳油門就得緊接著踩一腳剎車,走一段就要猛地一停,一路上坑坑洼洼,車子顛簸的非常厲害,媽媽被搖晃地暈車吐了,我們只好走走停停稍作休息。幾十公里的路程要開兩三個小時。
突然我看到已經等在路邊的爺爺,猛地從思緒中驚醒了,怎么這么快就到爺爺家了?我正準備下車走回爺爺家,爺爺高興地說:“不用停車了,車子可以開到家門口了,現在已經村村通公路了,不用再背著大包小包的東西走好長一段的泥路了,以后回家再也不用擔心了。而且,從我們村出來的大學生有許多都趕了回來,為我們城市的建設出謀劃策了!”
我又一次吃驚了。這時,媽媽對我說:“現在,全國各地農村都進行了道路整修,大學生去農村幫忙已經使整個中國煥發了生機。你也應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我點了點頭,是的,國家一直在飛速發展,我們青少年作為國家的新生力量,更應該努力學習,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離家的路讀后感 篇10
總想離家出走,想走得一去不回頭,而落魄碰壁后才發現,家既是刻板的作坊,也是溫馨的牧場。
——題記
離家出走,對于15歲的我來說,這四個字,太具誘惑力,它意味著可以避開爸爸的巴掌,媽媽的雞毛撣子和老師們無盡的訓斥與嘮叨??梢园岩磺袩罀佋谀X后,走開之后是瀟灑地行走“江湖”,終點站便是那令人神往的自由!所以,我甚至開始羨慕那些報紙上刊登的“出走人士”了,他們活得快樂,活得自由,活得灑脫,于是,心里想著:哪天我也要離家出走,走他個一去不回頭!
碰巧,在雜志上看到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一句話“人在16歲之前最好來一次離家出走?!边@句話簡直道出了我的心聲!于是,信念愈加堅定:人家村上春樹都提倡了,豈有不離家之理?
于是,當父親再次高高地揮起巴掌時,我理所當然地從他巴掌下溜走,“哐!”地摔上門,心里有說不出的快感,只留下盛怒的父親和無奈嘆息的母親。
逃離了父母的監視,擺脫了老師的訓斥,我想:此地不留我,自有留我處,碩大的`世界,何處沒有我的立足之地?笑話!我就是要離家出走,走得一去不回頭!
穿過小巷,跑過大街,奔向田野……
夕陽下,我坐在河岸邊的巖石上,瑟瑟的晚風吹來,把我的白襯衣鼓了起來,好似一片孤帆在風中搖曳,——我是茫茫大海上迷失了航途的小舟。走了很久,卻仍是在我從小生活的城市里,這又算得上什么出走呢?
然而,我又是真的不可能再走下去了。沒有地方包吃,沒有地方管睡,更沒有地方敢招童工,對于一個15歲的孩子來說,身無分文的我又能到哪里呢?世界之大,卻單單沒有我的落腳之地。
我拖著疲憊的身軀,懷著沮喪的心境,走過田野,走過大街,穿過小巷。離家的路,我本以為能很驕傲地走,卻怎么也沒想到最終我還是沿著這條路回來了
離家的路讀后感 篇11
最初讀《鄉愁》這首詩,是在電視上聽溫總理讀最后兩句,當時覺得這兩句道出了愛國志士對祖國統一的祈盼。這首詩濃縮了老先生一身的情感,童年、愛情、親情、愛國情,婉婉道來,讓人禁不住遐想詩句背后的故事,并對老先生人生經歷中這些最難忘的情結產生共鳴。接著就迫不及待的再讀一遍,才發現他表達出的這幾種情結,原本就是當代普通中國人一生的經歷。
有人說鄉愁是一種文化,老先生描寫的四個場景都讓人聯想到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童年的'郵票讓人想起當時郵票作為新事物被大眾關注(連小孩也參與其中)的郵票文化。船頭的新娘讓人想起中國傳統用同舟共濟來形容恩愛夫妻的愛情文化。在墳頭懷念母親展現出中國人追思親人的祭拜文化。淺淺的海峽阻隔兩岸讓人想到中國歷史上分久必合的統一文化。離鄉的人鄉愁,經過一個甲子的歲月,親人的印象也許會變得模糊,但故鄉的文化被代代相傳下來,這種文化常常讓散落海外的華人子弟不辭萬里奔波,到炎黃故里探尋祖輩的足跡,最終形成一種華人特有的尋根文化。
短短的幾句話,沒有華麗的詞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前后四句每句都把鄉愁比作一個具體的事物,形象生動,并用我在這頭和思念的人或事物在那頭做進一步的描述(或者說是應答),這頭和那頭的呼應突出了老先生和思念的人或物之間的距離,正是這時空阻隔的距離產生了無盡的鄉愁。四句話的對仗也十分工整,讓人想起唐詩宋詞和對聯的嚴謹。
這是一首簡單明了的詩,普通大眾的詩,也是寓意深刻的詩,所以注定要廣為流傳。有人說人生如夢,歲月如歌,我要說人生如夢,歲月如詩。
離家的路讀后感 篇12
寒風吹,吹進骨子里,吹進人們的心里,除了寒冷,一無所有。
放學了,他抬起頭,遙望家的方向,太陽要沉下去了,黑暗即將籠罩大地。從縣城到家,有六十里的距離,而他僅同父親走過一次。即使山高水長,即使路途遙遠,他毅然踏上了漫漫歸途。
走上一條崎嶇的小路,心不變,不回頭,大踏步,向前走。路上的行人,少了;天空中的裊裊炊煙,淡了。走過一個個村莊,村里的燈亮了,又熄滅了。路邊沒有任何屏障,只有一個人,一條路,一方泥土。
月亮升起來了,升到人的.頭頂,明晃晃的,照亮人的心。路上再無一人,只剩下他一人在狂奔。風大了,呼吸急促了,雙腿發麻了,唯一不變的,只有他那顆渴望溫暖的心。
小路漸漸到了盡頭,前方只有望不到盡頭的山谷。這山谷,大概是家鄉最可怕,最詭異的地方了吧?據說以前是一塊墓地,白天,幾乎是看不到人影的,晚上,就更不用說了。他走到山谷邊,深吸了一口氣,挽起了袖子,兩腳猛然發力,沖下山谷。風聲在耳畔響起,他的眼前出現了家中那盞明亮溫暖的燈,還有在燈下干針線活的媽媽……烏云遮住了月亮,四周一片黑暗,臘月的寒風像地獄中的魔鬼在他的耳邊嘶吼著,仿佛要將他吞噬。他無法與魔鬼抗衡,只能奔跑,在黑暗中奔跑著,奔跑著,像飛蛾渴望光明一般。終于,烏云消散了,終于,他跑出了山谷。突然間,他雙腿一軟,摔倒在地,沒有一絲力氣,家的燈光仿佛已照在他的身上,多么溫馨,多么安寧。
溫暖給了他力量,他艱難地站起身,繼續走向家,走向光明,走向溫暖。
相關推薦
更多>-
達芬奇密碼讀后感(模板十三篇) 《達·芬奇密碼》是美國作家丹·布朗創作的長篇小說,2003年3月18日由蘭登書屋出版,此書是布朗2000年小說《天使與魔鬼》(Angels and Demons)的續篇。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達芬奇密碼》讀后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達芬奇密碼讀后感 篇1對于懸疑的書向來是不能慢慢看的,當慢慢的...
-
綠玉皇冠案讀后感(模板9篇) 綠玉皇冠案讀后感 篇1《福爾摩斯探案集》是英國“偵探小說之父”亞瑟·柯南道爾寫的。夏洛克·福爾摩斯有時也是個十分與眾不同的人物。他還干過許多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把剛提煉出的植物堿讓朋友去嘗、在解剖室里用棍子打尸體等等·&midd...
- 《魯濱孫漂流記》讀后感(模板十二篇)01-10
- 梨子提琴讀后感(通用8篇)01-16
- 梁曉聲父親讀后感(實用十三篇)01-07
- 瘋子的勸告讀后感(合集九篇)01-09
- 苦命的媽媽讀后感(熱門8篇)01-07
- 渴望下課讀后感01-15
- 荷葉與紅蓮讀后感(必備4篇)01-13
- 魯迅阿金讀后感(收藏五篇)01-10
- 梨子提琴讀后感(通用8篇)01-16
- 《安徒生童話》讀后感(推薦11篇)01-16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讀后感01-15
- 紅纓觀后感(必備3篇)01-15
- 渴望下課讀后感01-15
- 渴望下課讀后感01-15
- 2025轟隆隆老師讀后感(通用3篇)01-14
- 比如世界觀后感(收藏12篇)01-14
- 藍色思維讀后感(精品九篇)01-14
- 最新種子的信仰讀后感(集合12篇)01-14
- 祝愿爺爺一路走好短句46條03-28
- 祝愿爺爺一路走好短句16條03-27
- 祝老人一路走好的祝愿句子精選04-11
- 祝老人一路走好的祝愿句子39條05-17
- 一路走好的哀悼句子精選07-24
- 前臺客服主管工作總結(推薦9篇)01-16
- 最新首席執行官CEO實習周記(熱門4篇)01-16
- 會議發言稿開場白(精選12篇)01-16
- 收到祝福很開心的句子(匯編58句)01-16
- 少年正當時演講稿(范例十二篇)01-16
- 兒童節贊美祝福的句子(推薦102句)01-16
- 財政局長試用期個人總結(優選10篇)01-16
- 2025理財規劃師實習周記(精華9篇)01-16
- 最新送給鄉領導的元旦祝福語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