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祝福網
月光音樂教案
月光音樂教案(推薦2篇)。
月光音樂教案 篇1
一、緊扣“目錄”,揭示“學習任務”
師:這節課我們要開啟第七單元的學習。誰來讀?(出示,生讀)一首歌,一幅畫,一件小工藝品……一段美好的藝術之旅。
師:對,這個單元,我們要開啟藝術之旅。請看單元目錄。(出示“單元目錄”)我們要欣賞哪些藝術形式呢?
生:文言文;京??;書法。
師:文言文能具體說說嗎?
生:《伯牙鼓琴》就是音樂;《書戴嵩畫?!肪褪抢L畫。
師:本單元還有一篇課文,與音樂有關?
生:《月光曲》。
師:(出示,引讀)讀故事、聽音樂、賞繪畫、談喜劇、聊書法、寫好戲。
師:我們怎樣欣賞藝術呢?(出示;生讀)借助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藝術之美。
二、初讀課文,提煉“故事內容”
師:這節課,我先欣賞一首世界著名鋼琴曲,一起讀課題(出示,齊讀):月光曲。
師:打開課本,看看課文寫了些什么?(學生自讀)
師:喜歡你們的朗朗讀書聲。(出示)這些詞,你們誰會朗讀?
萊茵河 幽靜的小路 茅屋 微弱的燭光 琴鍵 清幽的月光 譜寫 前所未有的景象
師:字正腔圓,讀得非常正確?。ǔ鍪荆┻@就是萊茵河(簡介),貝多芬就出生在萊茵河畔。這天夜里,貝多芬來到萊茵河畔的一座小鎮上,伴著清幽的月光,走在一條幽徑的小路上,他看到了一座茅屋,里面閃爍著微弱的燭光。這些詞如同音符一樣,在我們眼前跳動著,引發我們的想象。我們一起再讀。(再讀)
師:這些詞語,在給我們描繪這樣一幅畫面(出示),打開《作業本》,我們填一填。(學生作業)
在一個()的小山村,月光照耀著()。屋內()閃爍,音樂家一遍按著(),一遍()樂曲,他的眼前仿佛出現了從未有過的()。
師:(出示)看看這位同學,有哪些地方想提示一下?
生1:琴鍵的琴,下面多了一點。(琴與今的讀音比較)
生2:幽靜的幽,可以寫得長一點,不能太匾。
師:已經在欣賞書法了。我們一起讀一讀這個畫面。
生:在一個幽靜的小山村,月光照耀著茅屋。屋內燭光閃爍,音樂家一遍按著琴鍵,一遍譜寫樂曲,他的眼前仿佛出現了從未有過的景象。
師:這位音樂家是誰?他在茅屋中譜寫了什么曲子?
生:貝多芬?!对鹿馇?。
師:打開課本,借助注釋,了解一下《月光曲》。(出示)《月光曲》作于1801年,距今已有兩百多年了,課文就是有關《月光曲》創作的一個傳說。(出示)默讀課文,借助自然段的'提示梳理傳說。拿出練習紙,開始。
師:我們來看看這兩位同學,有什么不同?(出示學生練習紙)。兩位同學寫的分別是“兄妹談話”“聽到談話”,你覺得哪個更合適?為什么?
生1:“聽到談話”更恰當,因為是貝多芬出來散步,所以在茅屋外邊聽到了兄妹倆談話。
生2:第二自然段寫作視角是貝多芬,寫貝多芬聽到什么。
師:很好,大家不僅關注本段,還關注全文。整篇課文,都是從貝多芬的角度寫了的。(貼板書):聽到琴聲——聽到談話——彈奏一曲——又彈一曲——記錄樂曲。這首即興創作的樂曲記錄下來,就是《月光曲》。
師:這個傳說,還可以這樣整理。(出示)自己先練練,發出聲音。
生1:貝多芬散步時聽到鋼琴聲。他走進茅屋,聽到兄妹倆的對話,被兄妹倆的對話所感動。他彈琴給盲姑娘聽,他彈完一曲,又彈一曲,最后飛奔回客店,記錄下《月光曲》。
三、直擊“畫面”,感受“旋律變化”
師:你這樣一講,我們對貝多芬那晚的經歷就更加清楚了。了解了這個傳說,你最想干什么?
生:想聽一聽《月光曲》。
師:好,讓我們閉上眼睛,欣賞這首名曲。(播放《月光曲》的幾個片段)真是意猶未盡!課文中那一段文字,具體描繪了《月光曲》的內容?
生:第九自然段。
師:讓我們邊讀邊體會這首樂曲。請看“學習提示”(出示):自由朗讀第九自然段,完成第五題。(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
師:來看這位同學,先齊讀填空的三個詞。
生:水天相接雪亮波濤洶涌
師:再來讀好畫線的句子,
生:他好像面對著大?!窟^來……
師:課文是怎樣描繪音樂的?
生:是通過兄妹倆的聯想,描繪出音樂的畫面。
師:(板書:畫面)兄妹倆都想到了哪些畫面?
生1: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
生2:我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
生3: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
生4: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
師:(出示)你們剛才,有沒有看到這樣一幅畫面?哪些句子描寫了這幅畫面,誰來朗讀?
生:月亮越升越高……微云。
師:哪些句子描繪了這幅畫面?(出示)
生:他好像面對著大?!饋?。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師:這幅畫面,哪些句子描繪了呢?一起讀。
生:忽然,海面上……涌過來。
師:對呀,畫面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不斷地變化。(簡筆畫)誰能把這個變化順序擺一擺?(生)
四、學習“概括”,想象“音樂畫面”
師:我們讀出了這樣三個畫面。這些畫面該怎樣概括呢?《作業本》給我們這樣的提示(出示):“月亮初升,灑向海面”。它是怎樣概括的?
生:提取課文句子中的關鍵詞來概括。
師:對,我們就用這樣這樣方法概括另外兩個畫面的意思。(出示)看清“學習提示”,先自己概括,然后小組交流。
生1:月亮升高,穿過微云。
生2:刮起大風,浪花涌來。
生3:刮起大風,卷起巨浪。
生4:風卷巨浪,波濤洶涌。
師:(引讀畫面)月亮初升,灑向海面——月亮升高,穿過微云——風卷巨浪,波濤洶涌。
師:用畫面寫音樂,畫面在變化,也就是音樂在變化。它有時候是——(出示)輕柔舒緩。它有時候——逐漸增強。它有時候——高昂激越。誰能根據畫面特征,選一選音樂的旋律?(生貼紙,說理由)
師:能讀出音樂的旋律變化,不簡單。自己先練一練。(生練習,再指讀)
師:第一部分輕柔舒緩,怎么讀。誰讀?
生: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第二生;齊讀)
師:第二部分逐漸增強,怎么讀。誰讀?
生:……
師:高昂激越,怎么表現?
生:……(齊讀)
師:三個畫面連起來讀?
生:……
五、溝通“文樂”,積累“背誦段落”
師:這段音樂真的是這樣變化嗎?我們再來聽一遍音樂。(播放《月光曲》片段)讓我們用心感受音樂的變化。
師:把我們捕捉到的變化讀出來——(生)朗讀第九自然段。
師:多么美妙的文字,值得我們積累下來,讓我們試著背誦。(學生練習)
生:(配樂)齊背。
師:偉大的音樂,都是心靈與情感的流露。(出示)列夫·托爾斯泰:藝術不僅僅是技藝,它是藝術家體驗了情感的傳達。(齊讀)這首美妙的樂曲背后,又傳達了怎樣的情感變化(板書:情感),下節課繼續學習。
月光音樂教案 篇2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音樂的世界里,有許多美妙的旋律能觸動我們的心靈。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一個與音樂有關的動人故事——《月光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自由朗讀)
師:讀完課文,誰來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生1:課文講了貝多芬為盲姑娘彈鋼琴,有感于盲姑娘對音樂的熱愛,即興創作了《月光曲》的故事。
師:概括得很準確!
三、精讀課文,感受情感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描寫貝多芬彈奏《月光曲》時的情景的段落。
(學生默讀并找出相關段落)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些段落,邊讀邊想象畫面。
(學生齊讀)
師:從這些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2:我感受到了月光曲的美妙和貝多芬高超的技藝。
生3:我感受到了音樂的力量,它能讓人陶醉其中。
四、深入探究,體會人物品質
師:貝多芬為什么會為盲姑娘彈奏鋼琴?
生4:因為盲姑娘熱愛音樂,又懂音樂,貝多芬被她感動了。
師:從哪里可以看出盲姑娘熱愛音樂、懂音樂?
生5:從盲姑娘聽貝多芬彈完一曲后的.話可以看出,她說“彈得多純熟??!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
師:說得很好。貝多芬又為什么會即興創作《月光曲》呢?
生6:因為盲姑娘的話讓貝多芬感受到了她對音樂的深刻理解和熱愛,也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
師:通過這個故事,你覺得貝多芬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7:貝多芬是一個有愛心、善良、才華橫溢的人。
五、總結拓展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感受了《月光曲》的美妙,也了解了貝多芬的高尚品質。課后,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九自然段。
師:同時,大家可以再去欣賞一些貝多芬的其他作品,感受他的音樂魅力。
相關推薦
更多>- 防火防電防溺水主題班會教案(推薦11篇)08-20
- 時針教案(精選11篇)01-16
- 反腐教案(匯編十二篇)01-16
- 白鵝教案(系列十三篇)01-08
- 軍人入團申請書2000字范文(推薦2篇)08-31
- 山麻雀教案(通用10篇)02-07
- 排球游戲教案(收藏11篇)01-07
- 老山界教案(模板4篇)01-08
啟蒙閱讀中班教案(精選11篇)02-09
- 企業成立就職演講稿02-09
- 渾身充滿正能量的句子(匯集63句)02-09
- 結婚后抑郁失落句子(合集12句)02-09
- 教案推薦: 中班音樂教案篇二02-09
- 最新食藥監述職述廉報告(錦集7篇)02-09
- 教案推薦: 月光曲語文教案02-09
- 房屋租賃合同格式(系列十三篇)02-09
- 畢業登記單自我鑒定02-09
- 資助社團工作總結(優選十六篇)02-09
- 最新帶有同行的勵志句子(經典57句)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