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不要砍樹讀后感
發表時間:2025-04-11冬天不要砍樹讀后感(經典6篇)。
冬天不要砍樹讀后感 篇1
我很喜歡看漫畫。有的漫畫會讓我開心一笑,但不會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有的漫畫卻能引起我的深思,讓我從中得到許多啟示。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幅漫畫:一個戴眼鏡的人抱著雙膝,坐在一棵纖細的小樹下。旁邊有一把鐵鍬,顯然小樹是剛栽種的。樹上只有兩個樹杈,幾根樹枝,樹葉稀少,什么都遮不住。一個人提著水壺走過來,準備給小樹澆水,看到坐在小樹下的人,就問他:“你干什么?”那人扭過頭來,說:“等著乘涼?!?/p>
小樹還這么小,他也沒有給小樹澆水,甚至連小樹都不是他種下的,他卻已經等著享受成果了。這難道不是一種想不勞而獲的行為嗎?尤其是對話中的那一個“等”字,更是表現了那人坐享其成的心理。如果沒有人給這棵小樹澆水施肥,對它精心呵護,它估計不會長成參天大樹,更不用說有樹蔭可乘涼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F實生活告訴我們,不勞而獲是不可能的。農民伯伯辛勤勞作,才會有秋天的豐收;書法家勤學苦練,才會有高超的書法技藝,寫出優秀的書法作品……即使是生活中的一頓午飯,也離不開媽媽的前期準備和精心烹飪。而我們,只有每天認真地學習,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
只有付出了,才會有收獲,我們要靠自己的努力達到目標!
冬天不要砍樹讀后感 篇2
每個季節都有著自己的代表色。春天,萬物復蘇,百花齊放,用綠色有大自然的氣息;夏天,經常下雨,還很炎熱,用紅色更能表現出夏天的炎熱,酷暑;秋天,可以說到處都是黃燦燦的,用金色涼快;冬天是白色的,它讓人想到潔白無瑕,漫天飛舞的雪的世界。雖然冬天不是常常有雪,但也能從葉片上薄薄的霜中幻想出這種景象。在這些變換的顏色中,我最喜歡冬天—白色,那樣的潔白,純凈。
只有冬天才開始綻放的花有:臘梅,水仙花,一品紅,君子蘭……其中我最欣賞的就是:臘梅。臘梅花雖然不像菊花那樣阿娜多姿,沒有月季那樣絢麗,沒有荷花那樣美麗,沒有杜丹那么高貴,沒有米蘭那么樸素,淡雅……但是我喜歡臘梅不僅僅是因為臘梅與蘭花,竹子和菊花并為“四君子”,而是因為它耐寒,冬天越是寒冷,它卻開的越旺盛,艷麗。就是因為臘梅這種“凌寒獨自開”的精神,令我更加喜愛。
冬天十分寒冷,夜晚十分安靜,夜空像一面深藍色的墻,墻上掛滿了星星,金光閃閃。那原本在夏季繁,茂的樹木,只剩下光禿禿的枝干,美麗嬌艷的鮮花也早已褪去了華服,世間萬物都沉靜下來,只有幾枝臘梅在寒風中傲然挺立,無懼風霜。
冬天是世間萬物的'結尾,也是一個新起點。它用你對大自然殷切的期待而凝結成亮麗,剔透的六角形風帆,灑向遠方,預示著新一年的到來,家鄉進一步的完善。
冬天不要砍樹讀后感 篇3
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樹
邁克爾·喬丹堪稱NBA籃壇的一位巨人。獨領風騷十一年的他,卻并不是一名天才運動員。他在《嘗試——成功路上的邁克爾·喬丹》中寫道,上高中時,曾因球技不如人,被教練批評,甚至要摒棄他。但主教練看到他的潛力,讓他搭車隨隊觀看比賽,為上場的隊員抱衣服,鼓勵他勤奮苦練。終于在一年之后,他打上學校的主力?;仡欉@段經歷,喬丹深有感觸,如果不是主教練的鼓勵,在那時他可能就與籃球絕緣了。
人生就是這樣,有人一開始就才華畢露,不僅得到師長的器重,而且得到各方面的關注。但大多數人在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也有些人起初可能是技不如人,才不如人,很有可能被歧視,遭摒棄而被壓抑。有一則故事講道,一年冬天,父親需要一些柴火,兒子找到一棵死樹,然后就把它鋸倒了。到了春天,令他驚愕的是,樹干周圍綻發出了新芽。他說:“我以為它肯定死了,冬天里樹葉都落光了。但現在我看到主根處依然保存著生命的活力。”父親叮矚全家:“別忘了這個重要的教訓,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樹。不要在情況惡劣時作出消極的決定,因為這會扼殺幼稚的生命。只要有一點生機,它也會綻出新芽,最終成為大樹?!边~克爾·喬丹當初不正是那內在充滿活力而沒有長出的嫩芽嗎?如果不是主教練的鼓勵和扶持,籃壇真會失去一棵參天大樹。
魯迅先生說過:產生天才難,發現天才難,要有天才賴以生長的土壤更難。冬天里的樹,遭受風刀霜劍,幼稚的生命被壓抑,讓人難以發現,因而更需要保護,更需要培養。愛迪生曾是一位不聽話的'學生,只迷戀于電,老師并沒有因他學業不好就歧視他,而是鼓勵他大膽探索,最終他成為世界上發明成果最多的科學家;鄧亞萍身高僅1.5米,常人看來根本不是打乒乓球的料,但她的教練看中她的氣質,她的拼勁,破格選她進了國家隊,從而一度成為世界乒乓球女單第一號選手。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會習慣于以小論大,輕易地肯定或否定。孩子有過失,家長發怒時會說:你將一輩子沒出息!學生學習不好,老師也會指責:這學生天生頑皮,反應遲鈍,不會有大的作為!而一些高考落榜者往往會遭到周圍人的冷眼,被認為不會有前途。殊不知這些簡單的否定,往往會挫傷一個有潛力而未爆發的青年的自尊心,這樣的冷遇往往會使他們失去蓬勃成長的環境,甚至使一株幼苗夭折。
當然,冬天的樹木需要愛護。但既然有生命總歸會發芽,即使冬天里被砍倒,春天來臨,根部仍會長出新芽。人生也是一樣,悲觀者遭人拒絕,可能自怨自艾;樂觀的人可能會自己開辟。人生的旅途,需要人引路,遇到坎坎坷坷也需要人幫扶,但路畢竟是自已走的,只要堅持,就會有希望!
(摘自《中國廣播報》)
1.對“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不要在邁克爾喬丹技不如人時摒棄他。
B.要在他人遭遇挫折時好好鼓勵他。
C.要在愛迪生迷戀于電時鼓勵他大膽探索。
D.不要在孩子犯有過失時對他全盤否定。
2.結合全文,回答以下問題。
⑴文中說“別忘了這個重要的教訓”,請問:這個“重要的教訓”是什么?(3分)
答:
⑵作者在論證時,把鄧亞萍的教練等人作為正面典型,那么,把哪些人作為反面典型呢?第3段開頭為什么要引用魯迅先生的名言?(4分)
答:
答案:
1.(3分)C
2.⑴(3分)在冬天里砍倒了一棵樹。或:在情況惡劣時作出消極的決定。
評分標準:意思近即可。
⑵(4分)家長、老師、高考落榜者周圍的人。(2分)//佐證自己的觀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2分)
冬天不要砍樹讀后感 篇4
在我記憶里的冬天,是一個白雪凱凱,雪花飛舞的,冬天,它的意義是截然不同的,因為無數個冬天過去了,我長大了,這幾個冬天,陪著我一起成長,一起快樂,我最快樂的就是冬天,打雪仗堆雪人,滑冰。冬天陪著我度過了兒時的寂寞,冬天的景色,我認為是世界上最美的景色,因為像一條白色毛毯,鋪蓋著大地,因為那一切都是純潔的白色的,讓人感覺溫馨極了,在我的記憶里,冬天就像一個羞羞的小姑娘,害羞極了,這個羞羞的小姑娘,帶來了風雪,帶來了這美麗的景色。
在我兒時的冬天,她是風雪滿天飛的,而且凍住了所有的水,讓他們結成1塊1塊的.冰塊,讓我最難忘的,那是冬天最有意義的事,一大群人成群結隊的,溜著冰,我也在其中,溜冰特好玩,現在特別回憶著,冬天,因為想到冬天,就想到了溜冰,就特別期盼著,冬天快快來快快來,在我家對面有一所醫院,冬天時,那個坡度很高,就結成了冰,所有的人都在那里滑冰。在小時候,我特別喜歡雪,但是總是摔倒,因為結的冰很厚,所以我老是倒在地下,起不來了,我就哭著叫奶奶。
在我記憶里的冬天,是一個特殊的意義,我總是期盼著,冬天快點到來,這樣我的生日就到了,因為一到了冬天,我就會過生日了,因為我的生日快到了,再過一個月,我的生日就到了,我跟雪天很有緣,因為我是在冬天出生的,所以我特別喜歡雪。
在我記憶里的冬天,所有的一切都是最美麗的,田野里的白菜,都被凍著了,凍成1塊1塊的,特別好看,葉子看上去像一塊玉,不忍心把它給砸碎,這就是我記憶里的冬天,不同的冬天,有著不同意義的冬天。
冬天不要砍樹讀后感 篇5
今天,我看到了一則漫畫,漫畫的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個人在森林里砍樹,一棵樹看見了,連忙阻止道:“不要砍我啊!”那人才不管三七二十一,毫不留情地重重一砍?!鞍?!”一聲尖叫,那棵樹應聲倒下。伐木人高高興興地把樹裝上了他的車,把車開回家去了。看完這則漫畫,我重重地嘆了口氣。唉,現在的人,真的太不愛護環境了,比如漫畫上的伐木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就濫砍濫伐。
保護環境,應該從一件小事做起。有一次,媽媽叫我到樓下超市買瓶醋,我答應了,于是拿著10元錢就出門了。買完醋,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有幾個人在墻上貼廣告,于是我就拿著一瓶醋在他們附近轉來轉去,差不多3分鐘后,他們終于走了。我見他們走了,便使出了我的“瘋狂撕紙術”,將墻壁上的廣告紙撕得一干二凈。我轉身準備回家時,看到他們又在另一面墻上貼廣告,于是,我就走過去,有禮貌地說道:“哥哥姐姐,請愛護環境,不要亂貼小廣告,謝謝!”他們被我說得不好意思了,就收拾好東西離開了。
還有一次,我在小區里的車庫出口處看到兩位小朋友在燒草,我連忙告知他們:“小朋友不能玩火,不僅危險,而且還會破壞環境?!闭f完,我就去裝了一桶水,提到草堆前,用力一潑,火被澆滅了。兩位小朋友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就不繼續燒草,各自回家了。
這些事情雖然很小,但是也需要足夠的重視。我們要愛護我們的環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冬天不要砍樹讀后感 篇6
在一個充滿陽光的午后,我隨手抓起一本漫畫書饒有興趣地讀了起來,讀完之后卻陷入了沉思之中。
其中有一幅漫畫是這樣的:在一個非常炎熱的暑天,女孩的媽媽手里端著一個餐盒,點頭哈腰地對女孩說:“閨女,媽媽都試過了,味道還可以!” 她的媽媽已經汗流浹背了,但還是“畢恭畢敬”地給自己的女兒端著飯。而她的爸爸呢?手里拿著沉重的大雨傘,一手還拿著扇子,不停地給女孩扇風,使她不受一點兒暑天的熱氣。額頭上的汗水不知已經留下了多少,而那個女孩自己卻躺在一張舒服的沙發上,對父母更是愛搭不理,手里不停地操控著手機,仿佛贏一場游戲就像贏了全世界似的。
可見圖中的女孩已經被父母嬌生慣養的不成樣子了。就像我們在生活中一些父母對待自己的孩子,可謂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己的房間,亂的和豬圈似的,但還是從不整理,只想著父母,放學回家時書包一丟抓起手機,作業仿佛就是父母的了。
我們可不能把父母對我們的“愛”當做成長的砝碼,要不然長時間下去,這樣的習慣將會越來越惡劣。
父母對我們的愛是好的,但我們不能過度去“享受”,要學會用相同的愛去回報他們。
- 欲了解冬天不要砍樹讀后感網的更多內容,可以訪問:冬天不要砍樹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