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
發表時間:2025-04-29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
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 篇1
1、電場能的基本性質:電荷在電場中移動,電場力要對電荷做功。2、電勢φ
(1)定義:電荷在電場中某一點的電勢能Ep與電荷量的比值。
(2)定義式:φ——單位:伏(V)——帶正負號計算
(3)特點:
電勢具有相對性,相對參考點而言。但電勢之差與參考點的選擇無關。
電勢一個標量,但是它有正負,正負只表示該點電勢比參考點電勢高,還是低。
電勢的大小由電場本身決定,與Ep和q無關。
電勢在數值上等于單位正電荷由該點移動到零勢點時電場力所做的功。
(4)電勢高低的判斷方法
根據電場線判斷:沿著電場線電勢降低。φA>φB
根據電勢能判斷:
正電荷:電勢能大,電勢高;電勢能小,電勢低。
負電荷:電勢能大,電勢低;電勢能小,電勢高。
結論:只在電場力作用下,靜止的電荷從電勢能高的地方向電勢能低的地方運動。
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 篇2
1、熱現象:與溫度有關的現象叫做熱現象。2、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
3、溫度計:要準確地判斷或測量溫度就要使用的專用測量工具。
4、溫標:要測量物體的溫度,首先需要確立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叫做溫標。
(1)攝氏溫標:單位:攝氏度,符號℃,攝氏溫標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沸水的溫度為100℃。中間10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
(a)如攝氏溫度用t表示:t=25℃
(b)攝氏度的符號為℃,如34℃
(c)讀法:37℃,讀作37攝氏度;–4.7℃讀作:負4.7攝氏度或零下4.7攝氏度。
(2)熱力學溫標:在國際單位之中,采用熱力學溫標(又稱開氏溫標)。單位:開爾文,符號:K。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273K。
熱力學溫度T與攝氏溫度t的換算關系:T=(t+273)K。0K是自然界的低溫極限,只能無限接近永遠達不到。
(3)華氏溫標:在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為32℉,水的沸點為212℉,中間18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華氏溫度F與攝氏溫度t的換算關系:F=5t+32
5、溫度計
(1)常用溫度計:構造:溫度計由內徑細而均勻的玻璃外殼、玻璃泡、液面、刻度等幾部分組成。原理: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常用溫度計內的液體有水銀、酒精、煤油等。
6、正確使用溫度計
(1)先觀察它的測量范圍、最小刻度、零刻度的位置。實驗溫度計的范圍為-20℃-110℃,最小刻度為1℃。體溫溫度計的范圍為35℃-42℃,最小刻度為0.1℃。
(2)估計待測物的溫度,選用合適的溫度計。
(3)溫度及的玻璃泡要與待測物充分接觸(但不能接觸容器底與容器側面)。
(4)待液面穩定后,才能讀數。(讀數時溫度及不能離開待測物)。
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 篇3
1.超重現象
定義: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大于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叫超重現象。
產生原因:物體具有豎直向上的加速度。
2.失重現象
定義: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小于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叫失重現象。
產生原因:物體具有豎直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現象
定義: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等于零的情況即與支持物或懸掛物雖然接觸但無相互作用。
產生原因:物體豎直向下的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即只受重力作用,不會再與支持物或懸掛物發生作用。是否發生完全失重現象與運動方向無關,只要物體豎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可。
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 篇4
(1)極性分子之間
極性分子的正負電荷的重心不重合,分子的一端帶正電荷,另一端帶負電荷。當極性分子相互接近時,由于同極相斥,異極相吸,使分子在空間定向排列,相互吸引而更加接近,當接近到一定程度時,排斥力同吸引力達到相對平衡。極性分子之間按異極相鄰的狀態取向。
(2)極性分子與非極性分子之間
非極性分子的正負電荷重心是重合的,當非極性分子與極性分子相互接近時,由于極性分子電場的影響,使非極性分子的電子云發生“變形”,從而使原來的非極性分子產生極性。這樣,非極性分子與極性分子之間也就產生了相互作用力。極性分子對非極性分子有誘導作用。
(3)非極性分子之間
非極性分子間不可能產生上述兩種作用力,那又是怎樣產生作用力的呢?
我們說非極性分子的正負電荷重心重合是從整體上講的。但由于核外電子是繞核高速運動的,原子核也在不斷振動之中,原子核外的電子對原子核的相對位置會經常出現瞬間的不對稱,正負電荷重心經常出現瞬間的不重合,也就是說非極性分子經常產生瞬時極性,從而使非極性分子間也產生了相互吸引力。
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 篇5
彈力
(1)產生原因:由于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有恢復形變的趨勢而產生的。
(2)產生條件:
①直接接觸;
②有彈性形變。
(3)彈力的方向:與物體形變的方向相反,彈力的受力物體是引起形變的物體,施力物體是發生形變的物體。在點面接觸的情況下,垂直于面;
在兩個曲面接觸(相當于點接觸)的情況下,垂直于過接觸點的公切面。
①繩的拉力方向總是沿著繩且指向繩收縮的方向,且一根輕繩上的張力大小處處相等。
②輕桿既可產生壓力,又可產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桿。
(4)彈力的大?。阂话闱闆r下應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利用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來求解。彈簧彈力可由胡克定律來求解。
胡克定律: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的大小和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即F=kx。k為彈簧的勁度系數,它只與彈簧本身因素有關,單位是N/m。
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 篇6
內能1.分子平均動能
(1)所有分子動能的平均值
(2)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
2.分子勢能
由分子間相對位置決定的能,在宏觀上分子勢能與物體體積有關,在微觀上與分子間的距離有關
3.物體的內能
(1)內能:物體中所有分子的熱運動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
(2)決定因素:溫度、體積和物質的量
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 篇7
力
1、定義: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性質
(1)物質性:由于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所以力概念是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的,任意一個力必然與兩個物體密切相關,一個是其施力物體,另一個是其受力物體。把握住力的物質性特征,就可以通過對形象的物體的研究而達到了解抽象的力的概念之目的。
(2)矢量性:作為量化力的概念的物理量,力不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在相關的運算中所遵從的是平行四邊形定則,也就是說,力是矢量。把握住力的矢量性特征,就應該在定量研究力時特別注意到力的方向所產生的影響,就能夠自覺地運用相應的處理矢量的"幾何方法"。
(3)瞬時性:力作用于物體必將產生一定的效果,物理學之所以十分注重對力的概念的研究,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由于物理學十分關注力的作用效果。而所謂的力的瞬時性特征,指的是力與其作用效果是在同一瞬間產生的。把握住力的瞬時性特性,應可以在對力概念的研究中,把力與其作用效果建立起聯系,在通常情況下,了解表現強烈的"力的作用效果"往往要比直接了解抽象的力更為容易。
(4)獨立性:力的作用效果是表現在受力物體上的,"形狀變化"或"速度變化"。而對于某一個確定的受力物體而言,它除了受到某個力的作用外,可能還會受到其它力的作用,力的獨立性特征指的是某個力的作用效果與其它力是否存在毫無關系,只由該力的三要素來決定。把握住力的獨立性特征,就可以采用分解的手段,把產生不同效果的不同分力分解開分別進行研究。
(5)相互性: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物體A施力于物體B的同時,物體B也必將施力于物體A。而兩個物體間相互作用的這一對力總是滿足大小相等,方向相互,作用線共線,分別作用于兩個物體上,同時產生,同種性質等關系。把握住力的相互性特征,就可以靈活地從施力物出發去了解受力物的受力情況。
3、力的分類:
①按性質分類: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磁力、核力、安培力等(按現代物理學理論,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分四類:長程相互作用有引力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短程相互作用有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宏觀物體間只存在前兩種相互作用。)
②按效果分類:拉力、壓力、支持力、動力、阻力、向心力、浮力、回復力等
③按研究對象分類:內力和外力。
④按作用方式分類:重力、電場力、磁場力等為場力,即非接觸力,彈力、摩擦力為接觸力。
說明:性質不同的力可能有相同的效果,效果不同的力也可能是性質相同的。
4、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體發生形變或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5、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點.
6、力的圖示: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7、力的單位:是牛頓,使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產生1米/秒2加速度力的大小為1牛頓。
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 篇8
氣體的狀態參量:
溫度:宏觀上,物體的冷熱程度;微觀上,物體內部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的標志,
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關系:T=t+273{T:熱力學溫度(K),t:攝氏溫度(℃)}
體積V:氣體分子所能占據的空間,單位換算:1m3=103L=106mL
壓強p:單位面積上,大量氣體分子頻繁撞擊器壁而產生持續、均勻的壓力,標準大氣壓: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氣體分子運動的特點:分子間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間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運動速率很大
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p1V1/T1=p2V2/T2{PV/T=恒量,T為熱力學溫度(K)}
注:
(1)理想氣體的內能與理想氣體的體積無關,與溫度和物質的量有關;
(2)公式3成立條件均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使用公式時要注意溫度的單位,t為攝氏溫度(℃),而T為熱力學溫度(K)。
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 篇9
一、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做狀態為止。
1、只有當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時,物體才能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力是該變物體速度的原因;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物體的速度不變,其運動狀態就不變)
4、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二、慣性: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叫慣性。
1、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2、慣性的大小由物體的質量決定;
3、慣性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改變難易的物理量;
三、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數學表達式:a=F合/m;
2、加速度隨力的產生而產生、變化而變化、消失而消失;
3、當物體所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一致時,物體加速;當物體所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減速。
4、力的單位牛頓的定義:使質量為1kg的物體產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四、牛頓第三定律: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總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的;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根本區別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 篇10
彈力:
(1)內容:發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會對跟它接觸的且使其發生形變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2)條件:接觸;形變。但物體的形變不能超過彈性限度。
(3)彈力的方向和產生彈力的那個形變方向相反。(平面接觸面間產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曲面接觸面間產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于過研究點的曲面的切面;點面接觸處產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繩子產生的彈力的方向沿繩子所在的直線。)
(4)大?。簭椈傻膹椓Υ笮∮蒄=kx計算,一般情況彈力的大小與物體同時所受的其他力及物體的運動狀態有關,應結合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確定。
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 篇11
三種產生電荷的方式:
1、摩擦起電:
(1)正點荷:用綢子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電荷;
(2)負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電荷;
(3)實質:電子從一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
2、接觸起電:
(1)實質:電荷從一物體移到另一物體;
(2)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相互接觸后電荷平分;
(3)、電荷的中和:等量的異種電荷相互接觸,電荷相合抵消而對外不顯電性,這種現象叫電荷的中和;
3、感應起電:把電荷移近不帶電的導體,可以使導體帶電;
(1)電荷的基本性質: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2)實質:使導體的電荷從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
(3)感應起電時,導體離電荷近的一端帶異種電荷,遠端帶同種電荷
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 篇12
彈力(1)產生原因:由于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有恢復形變的趨勢而產生的。
(2)產生條件:
①直接接觸;
②有彈性形變。
(3)彈力的方向:與物體形變的方向相反,彈力的受力物體是引起形變的物體,施力物體是發生形變的物體。在點面接觸的情況下,垂直于面;
在兩個曲面接觸(相當于點接觸)的情況下,垂直于過接觸點的公切面。
①繩的拉力方向總是沿著繩且指向繩收縮的方向,且一根輕繩上的張力大小處處相等。
②輕桿既可產生壓力,又可產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桿。
(4)彈力的大?。阂话闱闆r下應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利用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來求解。彈簧彈力可由胡克定律來求解。
- 節日祝福網(zr120.com)小編精心推薦:
- 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公式總結?|?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總結?|?中考物理知識點:浮力的利用?|?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
胡克定律: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的大小和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即F=kx。k為彈簧的勁度系數,它只與彈簧本身因素有關,單位是N/m。
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 篇13
1、功:W=Fscosα(定義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間的夾角}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體的質量,g=9、8m/s2≈10m/s2,hab:a與b高度差(hab=ha-hb)}
3、電場力做功:Wab=qUab{q:電量(C),Uab:a與b之間電勢差(V)即Uab=φa-φb}
4、電功:W=UIt(普適式){U:電壓(V),I:電流(A),t:通電時間(s)}
5、功率:P=W/t(定義式){P:功率[瓦(W)],W:t時間內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時間(s)}
6、汽車牽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時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車以恒定功率啟動、以恒定加速度啟動、汽車行駛速度(vmax=P額/f)
8、電功率:P=UI(普適式){U:電路電壓(V),I:電路電流(A)}
9、焦耳定律:Q=I2Rt{Q:電熱(J),I:電流強度(A),R:電阻值(Ω),t:通電時間(s)}
10、純電阻電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動能:Ek=mv2/2{Ek:動能(J),m:物體質量(kg),v:物體瞬時速度(m/s)}
12、重力勢能:EP=mgh{EP:重力勢能(J),g:重力加速度,h:豎直高度(m)(從零勢能面起)}
13、電勢能:EA=qφA{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φA:A點的電勢(V)(從零勢能面起)}
14、動能定理(對物體做正功,物體的動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ΔEK:動能變化ΔEK=(mvt2/2-mvo2/2)}
15、機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變化(重力做功等于物體重力勢能增量的負值)WG=-ΔEP
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 篇14
電路圖畫法:1、電勢法(結點法)
(1)把電路中的電勢相等的結點標上同樣的字母。
(2)把電路中的結點從電源正極出發按電勢由高到低排列。
(3)把原電路中的電阻接到相應的結點之間。
(4)把原電路中的電表接入到相應位置。
2、分支法(切斷法)
(1)順著電流方向逐級分析,如果沒有接入電源或電流方向不明可假設電流方向。
(2)每一支路的導體是串聯關系。
(3)用切斷電路的方法幫助判斷,當切斷某部分電路,其它電路同時也被斷路的與它是串聯關系;其它電路是通路的是并聯關系。
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 篇15
1、熱現象:與溫度有關的現象叫做熱現象。
2、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
3、溫度計:要準確地判斷或測量溫度就要使用的專用測量工具。
4、溫標:要測量物體的溫度,首先需要確立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叫做溫標。
(1)攝氏溫標:單位:攝氏度,符號℃,攝氏溫標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沸水的溫度為100℃。中間10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
(a)如攝氏溫度用t表示:t=25℃
(b)攝氏度的符號為℃,如34℃
(c)讀法:37℃,讀作37攝氏度;–4.7℃讀作:負4.7攝氏度或零下4.7攝氏度。
(2)熱力學溫標:在國際單位之中,采用熱力學溫標(又稱開氏溫標)。單位:開爾文,符號:K。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273K。
熱力學溫度T與攝氏溫度t的換算關系:T=(t+273)K。0K是自然界的低溫極限,只能無限接近永遠達不到。
(3)華氏溫標:在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為32℉,水的沸點為212℉,中間18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華氏溫度F與攝氏溫度t的換算關系:F=5t+32
5、溫度計
常用溫度計:構造:溫度計由內徑細而均勻的玻璃外殼、玻璃泡、液面、刻度等幾部分組成。原理: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常用溫度計內的液體有水銀、酒精、煤油等。
6、正確使用溫度計
(1)先觀察它的測量范圍、最小刻度、零刻度的位置。實驗溫度計的范圍為-20℃-110℃,最小刻度為1℃。體溫溫度計的范圍為35℃-42℃,最小刻度為0.1℃。
(2)估計待測物的溫度,選用合適的溫度計。
(3)溫度及的玻璃泡要與待測物充分接觸(但不能接觸容器底與容器側面)。
(4)待液面穩定后,才能讀數。(讀數時溫度及不能離開待測物)。
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 篇16
1、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
(1)變化的磁場能夠在周圍空間產生電場,變化的電場能夠在周圍空間產生磁場。
(2)隨時間均勻變化的磁場產生穩定電場。隨時間不均勻變化的磁場產生變化的電場。隨時間均勻變化的電場產生穩定磁場,隨時間不均勻變化的電場產生變化的磁場。
(3)變化的電場和變化的磁場總是相互關系著,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這就是電磁場。
2、電磁波
(1)周期性變化的電場和磁場總是互相轉化,互相激勵,交替產生,由發生區域向周圍空間傳播,形成電磁波。
(2)電磁波是橫波
(3)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電磁波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介質,頻率不變、波速和波長均發生變化,電磁波傳播速度v等于波長λ和頻率f的乘積,即v=λf,任何頻率的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都等于真空中的光速c=3.00×108m/s。
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 篇17
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
5.運動時間t=(2y/g)(通常又表示為(2h/g))
6.合速度Vt=(Vx2+Vy2)=[Vo2+(gt)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通??煽醋魇撬椒较虻膭蛩僦本€運與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
(2)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y)決定與水平拋出速度無關;
(3)θ與β的關系為tgβ=2tgα;
(4)在平拋運動中時間t是解題關鍵;
(5)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必有加速度,當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 想了解更多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的資訊,請訪問:高考復習物理必考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