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祝福網
勝利走向勝利觀后感(范文十二篇)
勝利走向勝利觀后感(范文十二篇)。
《偉大的轉折》該劇講述了中國紅軍在遭受湘江慘敗后,四渡赤水,粉碎敵人圍追堵截,在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帶領下走向勝利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偉大的轉折》的觀后感(精選12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勝利走向勝利觀后感 篇1
8月至9月,由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偉大的轉折》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原本不習慣看電視劇的我應組織的要求打開電視機,收看了《偉大的轉折》多集劇情,從起初被動看劇到最后主動追劇,這部電視劇給了我太多的啟迪。
該劇講述了毛澤東等革命元勛在紅軍長征途中自通道轉兵以后,指揮中央紅軍以東西馳騁、南北往返高度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最終粉碎數十倍國民黨軍圍追堵截而使紅軍重出生天的故事。中央紅軍自1934年12月進入貴州到1935年5月出貴州,歷經了被國民黨大軍層層圍堵,在長征中遭受湘江慘敗之后,被迫在通道轉兵進入貴州,之后歷經了黎平會議、猴場會議、突破烏江、遵義會議、土城戰役、四渡赤水、扎西會議、遵義戰役、茍壩會議、南渡烏江、西進云南、北渡金沙、會理會議等歷程,千難萬險,艱苦卓絕,在毛澤東的正確領導下中央紅軍擺脫了敵軍的追堵攔截,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的計劃。
這部電視劇對當時中央紅軍的真實狀態進行了生動的展現,加深了我們對當時毛澤東等革命元勛帶領中央紅軍突破重圍歷盡艱辛取得革命勝利的認識,進一步啟迪了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再次了解到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的不易。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人,我們要繼續發揚革命老同志的艱苦奮斗精神,信念如磐,意志如鐵,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撐得住,關鍵時刻頂得住,抗的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經得住磨難。
當前,我們黨從上至下都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觀看《偉大的.轉折》這部電視連續劇,更讓我明白了我們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才能讓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黨始終銘記歷史的重要力量,一個偉大的民族必須銘記歷史,正確看待歷史,才能不斷完成新的任務、攻克新的挑戰,取得新的成就。
下一步,我將努力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加強自身業務與理論的學習,將“初心”和“使命”融入到工作中,艱苦奮斗,攻堅克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勝利走向勝利觀后感 篇2
觀看了電視劇《偉大的轉折》一二集后,我的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動。我對1935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黨一系列變革的意義有了更加切身的感受下面,我有幾點心得體會:
一、無畏犧牲
遵義會議作為長征路上以及中國革命路上的轉折點,具有其極不平凡的歷史意義。這座轉折之城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我雖然只看了第一集和第二集,但是后面婁山關的炮聲,赤水河底的浪濤,紅軍強渡烏江天險、四渡赤水的場景依然印在我的心中。我深深認識到,遵義會議這一偉大轉折是無數共產黨人、紅軍戰士為了革命勝利拋頭顱、灑熱血的偉大犧牲換來的。勝利來之不易,我輩當愈加珍惜。
二、為國家獨立自主,初心不改
在遵義會議前,共產黨人,特別是我黨的領導同志,關于路線問題和軍事指揮問題展開了前所未有的反思和討論。遵義會議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整個黨中央民主氛圍較為濃厚,有問題,開會解決。面對分歧,黨的領導人不是耍手段、搞內斗,而是坦誠相待,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這一偉大轉折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的理想信念以及一切為了人民的偉大初心。
三、實事求是
從電視劇中,我深切的感受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共產黨人開始追尋實事求是道路上了,我相信在后續續集中,我會看到遵義會議我們黨選擇了實事求是。批判“三人團”的教條主義,確定毛澤東對于黨和紅軍的領導地位;我們以保留革命的有生力量為前提,多次調整路線,改變行軍路線??梢哉f,遵義會議的精髓就是“實事求是”,遵義會議之后,按照實事求是的精神,中國革命從此獨立自主地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
遵義會議是偉大長征的轉折點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我一定會把遵義會議精神傳承下去,帶到工作中,堅持實事求是,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走好共產黨人新的長征路!
勝利走向勝利觀后感 篇3
9.18日,光谷機電黨支部組織各黨員去遵義學習,在入住酒店時我觀看了為慶祝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電視劇《偉大的轉折》,該劇是一部中國近代歷史的革命歷史劇,主要講述的是毛澤東等革命元勛在紅軍長征的途中自通道轉兵以后,指揮著中央紅軍以東西馳騁,南北往返高度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最終粉碎數十倍國民黨軍圍追堵截而使紅軍重出生天的故事。其中講述了1934年12月進入貴州到1935年5月出貴州,歷經了被國民黨大軍層層圍堵,在長征中遭受湘江慘敗后的.中央紅軍,被迫在通道轉兵進入貴州,之后經歷了黎平會議、猴場會議、突破烏江、遵義會議、土城戰役、四渡赤水、扎西會議、遵義戰役、等等歷程。千難萬險,艱苦卓絕,最后在毛澤東的正確領導下,中央紅軍擺脫了敵軍的追堵攔截,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的計劃。通過遵義會議,形成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央新的領導集團,通過奪取烏江、四渡赤水、攻打遵義等重大戰斗戰役的勝利,紅軍取得了戰略上的主動,從而實現了偉大的轉折、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關乎生死存亡的偉大轉折。
看了三四集,有一點小小的感想。在當年那艱難的環境,險惡的時局中,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為首的革命家力挽狂瀾,在中國革命、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生死存亡之際,實現了偉大的轉折,走上了正確的革命道路,開啟了我黨我軍輝煌的歷程!現在是建國七十周年之際,在電視屏幕上重現這一偉大的歷史,讓我們跟隨電視劇情重走長征路,尋找革命先烈無私奉獻投身革命的偉大初心,具有很大的意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70華誕之際,作為一名預備黨員,必須要時刻牢記囑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自己交付的崗位上起到先鋒模范作用,扎扎實實搞好交付工作。
勝利走向勝利觀后感 篇4
2019年8月26日,期待已久的大型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偉大的轉折》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片,將于8月26日晚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振奮不已!
湘江戰役后,紅軍雖絕地重生,但損失慘重,已由出發時的8.6萬人數銳減至3萬余人。此時,蔣介石已判明中央紅軍主力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合的意圖,急忙調兵遣將進行圍堵,以阻止紅軍主力從湘黔邊境北上。但是,博古、李德仍然堅持原定計劃,準備率領紅軍繼續前進。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候,召開了一次重要的會議,史稱通道會議。當時因情況緊急,會議的召開又是在行軍路上,人稱“飛行會議”,如果不是毛澤東堅決主張改變方針,所剩三萬多紅軍的前途只有毀滅。由此可以看出,沒有通道會議,就沒有通道轉兵,沒有通道轉兵,也就沒有貴州的黎平會議。因此,通道會議不僅挽救了三萬多中央紅軍,還為黎平會議和以后召開的遵義會議奠定了基礎,同時,“實際上開始了毛澤東在軍事上的領導”。此次會議是紅軍長征中一次具有戰略意義的偉大轉折,是紅軍從失敗走向勝利的起點,在我黨我軍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事實證明,通道會議,雖是一次短促的軍事會議,卻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在紅軍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召開的緊急軍事會議,雖沒有采納毛澤東的改變戰略進軍的正確主張,但卻促成了行軍路線上的調整,不僅避免了全軍覆滅的危險,也引起了黨和紅軍高層領導人的深入思考,更為隨后的一系列重要會議的召開尤其是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的在黨中央的核心領導地位開辟了道路。
長征,是中國歷史上驚天動地的壯舉,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巍峨豐碑。而長征的勝利,更是離不開共產黨人的革命理想與偉大信仰。《偉大的轉折》以紅軍長征為背景,以極具代表性的節點事件為切入口,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地展現了中國紅軍的精神風貌和頑強的奮斗精神??犊ぐ骸⒉憠验?、英勇慘烈劇情,更是唱響了共產黨人堅定信仰的贊歌,讓觀眾見證紅軍的智慧與英勇,深刻感受到紅軍為救國救民,不怕犧牲,不怕艱難險阻的長征精神。
雖然《偉大的轉折》才播出兩集,對我確實感觸頗深,不僅學習到了更多的歷史知識,無產階級革命家身上那種樂觀、豁達、堅忍不拔的精神,今后將激勵著我努力工作、積極生活,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做一名紅色文化傳播者,講好遵義故事!
勝利走向勝利觀后感 篇5
觀看《偉大的轉折》,品讀遵義大捷,對于了解黨史軍事文化,傳承長征精神,有著重要意義。
一、遵義大捷的歷史背景
1.紅軍長征初期湘江等戰役中紅軍損失慘重,亟需通過勝仗獲得物資補充,鼓舞士氣。長征初期中央紅軍突破敵人第四道封鎖線的湘江戰役,由于長征初期”左傾“軍事指揮上驚慌失措的逃跑主義,行軍轉移途中不能主動靈活地殲滅敵人,行動遲緩,以消極的防御作戰來被動應付,使紅軍付出了沉重代價。遵義會議之后的土城戰役亦出師不利,紅軍主力由于武器裝備差、情報對敵情判斷不準等因素,原計劃在土城青杠坡謀劃的伏擊戰變成了攻堅戰,紅軍未能實現戰略意圖,反而損失相當物資和兵力。紅軍面臨著敵人的圍追堵截,物資人員消耗過大,需要在運動殲滅敵人,鼓舞士氣,獲取物資。這一點,《偉大的轉折》劇中有細節化的反映,毛澤東在扎西和警衛員陳昌奉談心,陳反映部隊中有情緒,不滿意天天行軍而不打勝仗,希望打有油水的仗。
2.遵義會議之后,敵人兵力迫使紅軍必須正面面對,擇其弱者而殲之。中央和紅軍進駐云南扎西地域,蔣介石誤判紅軍在此地域北渡長江,于是調兵遣將,企圖聚殲紅軍于扎西地區。其中針對中央紅軍的第二路軍,以吳奇偉部編為第一縱隊,周渾元部編為第二縱隊,滇軍孫渡部編為第三縱隊,黔軍王家烈部編為第四縱隊,湘軍李云杰部編為第五縱隊,川軍郭勛祺部編為第六縱隊,湘軍李韞衍部編為第七縱隊。企圖壓迫紅軍于長江以南、橫江以東、烏江以北和以西地區聚殲。國民黨中央軍、滇軍、川軍、黔軍,向扎西一帶紅軍圍聚,造成黔北空虛之勢,為紅軍提供可乘之機。
3.遵義會議之中央的新決策部署,開創川滇黔邊新蘇區。遵義會議之后,紅軍一渡赤水,進軍川南滇東北地帶。扎西會議上,中央根據形勢,決定二渡赤水,回師黔北,占領桐梓、婁山關、遵義。正如1935年2月7日《中革軍委關于我軍改為以川滇黔邊境為發展地區得方針給各軍團的指示》中強調,“根據目前情況,我野戰軍原定渡河計劃已不可能實現?,F黨中央及軍委決定,我野戰軍應以川、滇、黔邊境為發展地區,以戰斗的`勝利來開展局面,并爭取由黔西向東的有利發展”。(《紅軍長征·文獻》,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頁)
二、遵義大捷的戰略意圖及主要進程
遵義大捷的戰略意圖是運動中給敵人以重大殲滅,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建立川滇黔邊蘇區根據地提供保障。2月15日發布的《朱德關于我軍東渡赤水河的計劃致各軍團電》進一步明確了回師黔北的重要戰略目的,在于消滅黔敵王家烈主力。選擇這一作戰目標,是考慮王家烈部為敵營壘中最薄弱的環節,有利于紅軍盡快轉變不利態勢。
遵義戰役是四渡赤水期間發生的,是四渡赤水系列戰役的重要組成部分。遵義戰役本身又分為系列戰斗,包括桐梓、婁山關及遵義城攻守戰,戰線包括從桐梓到遵義縣屬烏江北岸,又稱遵、桐戰役。期間,包括攻城戰、山地戰、運動戰、伏擊戰、陣地戰、追擊戰等多種戰斗形式。
1.遵義大捷的前奏:輕取桐梓。桐梓是貴州桐梓系軍閥王家烈的起家之地,也是遵義的北大門,奪取桐梓即為遵義戰役的序幕。2月24日22時,紅一軍團第一團搶占桐梓縣城,正如林彪、聶榮臻關于紅一軍團進占桐梓致朱德等電文中指出:“我第一團已進占桐梓城,敵約兩連與我接觸,退至遵義方向約三里處,仍與我一團部隊對抗中”(《紅軍長征·文獻》),第269頁)。
2.遵義大捷的序幕:婁山關爭奪戰。婁山關處于川黔交通要道,稱為黔北鎖鑰,進占婁山關,遵義城即無險可守。婁山關由黔軍師長柏輝章、旅長杜肇華所部第一、第五、第六、第八計四個團由遵義向桐梓弛援。紅軍為攻取婁山關,乘勝奪取遵義城,作了精密部署。紅五、九軍團阻滯川敵,紅一、三軍團及干部團由彭德懷、楊尚昆統一指揮,擔任主攻任務。其中右翼第三軍團的十三團及預備隊干部團從正面進攻,其余作為兩翼迂回部隊,配合右翼進行迂回攻擊。2月25日上午9時,紅三軍團為前鋒,在紅花園與黔軍第六團遭遇,打響婁山關戰斗。26日,軍委縱隊進駐桐梓縣城,作出“消滅婁山關之敵”的部署。紅十二團接受正面佯攻任務,占領婁山關關口左側的小金山。紅軍于26日下午攻占婁山關。
3.遵義大捷的關鍵之戰:遵義城攻取戰、遵義紅花崗、老鴉山之防衛戰、忠莊至烏江邊的追殲戰
紅軍攻取2月26日攻取天險婁山關,擊潰黔軍主力后,攻取遵義城市城的戰斗部署隨即展開。黔軍王家烈、猶國材等為自身利益計,在遵義城北鳳朝門督戰指揮,其力量主要是第五團李維亞他們分守遵義新老兩城,對抗紅軍攻城部隊。27日晚紅軍占領遵義新城,黔敵向南門退卻,28日紅軍占領遵義老城。至此,遵義城完全被紅軍控制。28日先于從貴陽方面支援的國民黨吳奇偉部占領遵義城制高點——紅花崗、老鴉山。28日9時,紅花崗、老鴉山戰斗打響。敵出動飛機轟炸,戰斗激烈。下午4時,紅一、三軍團、干部團向敵人發起總攻。紅一軍團第五團沿公路東翼前進,搗毀敵人忠莊鋪指揮部,坐鎮指揮的吳奇偉、王家烈為避免成甕中之鱉,慌忙下達全軍撤退命令,敵全線潰敗。紅一、三軍團分頭追擊至烏江北岸,勝利結束遵義戰役。
三、遵義大捷的戰果及意義
遵義大捷歷時5天,殲滅和擊潰敵人2個師又8個團,俘虜敵人三千余人,槍三千余支,為長征以來的最大勝利,國民黨軍的奇恥大辱?!都t星》報記載,“此役總計擊潰敵廿余團,敵死傷千余,被俘三千余。我軍繳獲機關槍廿余挺,步槍三千余支,子彈卅萬發,軍用品不計其數”(《紅星》報1935年3月4日第11期)。
1.顯示了遵義會議之后正確軍事路線的威力,鞏固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
遵義大捷是長征中的第一次大勝仗,也是毛澤東遵義會議上當選為政治局常委,參與黨和紅軍核心決策后的第一個大勝仗,體現了毛澤東運動戰的思想,是毛澤東思想的光輝一頁。正如遵義戰役指揮者彭德懷指出,包括婁山關、遵義城附近對黔軍、國民黨中央軍的勝仗,“是退出中央蘇區第一次連打了兩次勝仗。打亂了敵人的追擊部署,爭取了某些主動。改換新的領導后,打這樣一個勝仗意義更大”。《彭德懷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6頁遵義戰役后,紅軍各部召開大會,總結經驗,高度評價毛澤東的軍事戰略。如張愛萍回憶紅三軍團在鴨溪舉行隆重大會,慶祝婁山關與遵義兩次大捷,“各連出墻報、編快板、賦詩作歌,頌揚長征以來獲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頌揚毛主席戰略方針的勝利”(《遵義戰役資料匯編》,內部出版1979年,第28頁)遵義戰役后,中革軍委成立前敵司令部,朱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這是對毛澤東之前指揮軍事特別是遵義戰役取得勝利的印證與肯定,也是毛澤東遵義會議后軍事領導地位的體現。遵義戰役后的1935年3月12日中央政治局茍壩會議上成立三人軍事小組,全權指揮軍事,毛澤東為三人軍事指揮小組成員之一。是毛澤東在黨和軍內地位鞏固的標志性會議。
2.成為紅軍長征中扭轉被動局面的關鍵之戰
一方面遵義大捷的巨大勝利,振奮了軍心,挫敗了敵人的軍事圍剿,擾亂了敵人的軍事部署,為紅軍贏得了軍事上的主動權。國民黨將領回憶指出“遵義戰役中央軍大敗,各軍震動,對朱德、毛澤東所率紅軍來去無定的機動神速都感到可怕”。(《國民黨將領圍追堵截紅軍長征親歷記(上)》,中國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頁)。遵義戰役中敵人望風而逃、紅軍大量俘虜敵軍的場景令紅軍指戰員歡心鼓舞,歷久難忘。這種勝利,增加了紅軍取勝的信心,正如親歷遵義戰役的鄧富連在回憶文章中指出:“這次遵義戰役的勝利,不僅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反動氣焰,粉碎了蔣介石的如意算盤,而且大大鼓舞了我軍廣大指戰員的士氣和必勝信心,從而為我軍以后的行動爭得主動權奠定了牢固基礎”(鄧飛:《中央紅軍長征路上的第一個大勝仗》,《人民論壇》1994年第3期)。另一方面,遵義戰役對國民黨中央軍的重大勝利和物資繳獲,補充了紅軍急缺的彈藥物資。中央紅軍自撤離中央蘇區以來,連續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不斷的行軍與作戰,所攜帶的彈藥消耗殆盡,亟待補充。遵義戰役中的重大繳獲,特別是繳獲子彈十萬余發,為紅軍補充了大量的軍事物資,是紅軍轉戰云南、四川的重要軍事物資保障。
3.遵義大捷對西南政局產生重大影響
遵義大捷對西南政治產生了重要影響。一方面,蔣介石以遵義戰役失敗為由,直接指揮西南各部隊,加強了蔣介石對西南各軍事實力派的控制。遵義大捷,紅軍重創敵人,蔣介石稱之為國軍追剿紅軍以來的奇恥大辱,加強圍剿紅軍的部署。其1935年3月3日飛抵重慶,統令各追剿部隊:“本委員長已進駐重慶。凡我駐川、黔各軍,概由本委員長統一指揮;如無本委員長命令,不得擅自進退,務期共同一致完成使命”。(《紅軍轉戰貴州——舊政權檔案史料選編》,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0頁)。另一方面,黔軍王家烈部主力被消滅,人員損失慘重。旅、團長、營長傷亡近10人,連排長傷亡及失蹤過半數。正如陳云指出:“此仗實使王家烈傾家蕩產,不久即出黔游歷而作下野客矣”(《隨軍西行見聞錄》,紅旗出版社1985年版,第28頁)。蔣介石趁勢剝奪王家烈在貴州的軍政權力,派遣嫡系執掌貴州軍政權力,實現了國民黨中央在西南中心地帶貴州的直接統治。1935年3月24日,蔣介石由重慶飛抵貴陽,明令免去王家烈貴州省主席,派吳忠信接替貴州省主席。隨后蔣介石用內外夾攻的方法,通過扼制王家烈的軍餉,收買王家烈的部下,制造糾紛,迫使王家烈交出軍隊。通過這些措施,結束了桐梓系軍閥統治貴州的局面,實現了蔣介石國民黨中央對貴州的直接統治。
勝利走向勝利觀后感 篇6
世聞名的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此次將《遵義會議》搬上熒屏,既有對領袖們在會議上的精彩博弈,同時也有一線戰斗部隊的槍林彈雨。讓人們重溫革命的艱辛,緬懷那些為了革命犧牲生命的戰士。在影片中,方云霄是一名性格色彩極為濃烈戰斗英雄,戰場上對待敵人勇敢無畏,智勇雙全,對待百姓真誠熱情,深得百姓喜愛。這個人物的`塑造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即代表了那些為人民所記的英雄人物,又代表了那些太多太多為了革命失去生命而沒有名字的英烈。
方云霄的角色設定是“堅毅、剛強、睿智“,趙濱此次飾演方云霄,對于這樣一個靈魂人物演技要求相當之高,而在劇照中可以看到,身穿軍裝的趙濱眼神堅毅,糙感十足,十足的軍人范。據導演講述:“近年來,抗戰電影由于拍攝條件艱苦,正面臨著日益減少的趨勢”
此次趙濱飾演方云霄這把尖刀,不僅在熒屏內大動干戈,硝煙中前行,在拍攝過程中也是硝煙彌漫,可謂“吃盡苦頭”,趙濱從來沒有因為條件艱苦而退縮,相反,對于方云霄的演繹活靈活現,有血有肉!
勝利走向勝利觀后感 篇7
8月26日,中共遵義市委、貴州廣播電視等聯合制作的電視劇《偉大的轉變》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的黃金時段首次播出。根據學校的要求,上學期間看不到電視的我得到了恩賜,寫完作業后興奮地坐在電視前看了這部偉大的作品。
《偉大的轉折》共38集,以紅軍長征為背景,呈現遵義會議、四渡赤水、突破烏江等場景。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優秀電視劇首次上映,以電視劇的形式再現當時紅軍2500里長征經過貴州各地,同時在貴州各族大眾的支持和地下組織的支持下,克服了很多困難,最終走向了勝利的偉大轉變。該劇的偉大不僅重現了歷史,還讓觀眾知道中國革命成功的困難,教育了我們珍惜美好的今天。改革開放是長期、艱巨、重大的事業,必須由世代繼承。革命先烈們創造了歷史,寫了新中國的篇章,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和平的新中國,沒有改革開放的今天。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
《偉大的轉折》確立了以毛澤東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精準領導,本次會議救黨、救紅軍、救革命,是黨歷史上生死相關的轉折點。遵義會議后,中國的未來逐漸看到曙光,最終取得了勝利。作為現代青少年感悟時代,追隨時代珍惜韶華,按照黨和人民的要求鍛煉自己,提高自己,志向高遠,德才并存,合理兼修,用于開拓,在熱烈的青春中釋放人生夢想,在奮斗的青春中實現事業作為中國的少年兒童,我們要記住使命,不要忘記初心。
勝利走向勝利觀后感 篇8
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由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等單位聯合攝制的重大革命題材電影《遵義會議》在全國3658個院線影院同步上映。于10月10日在海珠大地院線正式開始拍片。
作為首部全面展示遵義會議的電影,目前已經有多家單位預定觀影,預計觀眾有400余人,剛上映就引起強烈反響,掀起觀影熱潮。
電影以藝術的形式,重點講述了紅軍長征途中發生的重大革命歷史故事,包括"蘇區大撤退""湘江之戰""遵義曙光""飛躍大渡河""陜北會師"等五大部分歷史史實,真實還原了紅軍長征的'偉大革命進程,再現了遵義會議的歷史全貌,
塑造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形象,表現出紅軍戰士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生動詮釋了偉大的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
這部紅色題材的電影充滿了人性之美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電影《遵義會議》旨在激勵更多人了解、重溫那段動人心魄的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是一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優秀教材;是"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的成功典范。
藝術家們精彩的表演,專業的創作和拍攝,成為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佳片,在同類題材作品中實現重大突破和創新,學習歷史從而了解那段崢嶸歲月,珍惜今天的生活。"
勝利走向勝利觀后感 篇9
X月X日下午,我們來到了我黨我軍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歷史名城-遵義,我們到革命紀念地遵義會議會址,遵義會議會址在遵義子尹路,原系國民黨二十五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人官郟。
我們進入展館,隨著圖片、實物、復制品的展示,漸漸穿越70年的歷史煙云,將我們帶回到決定中國革命前途的危急關頭――1935年元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到遵義,中共中央在此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使紅軍和黨中央得以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保存下來,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遵義會議的'偉大歷史功績,在于堅持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標志著我們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正是這條正確路線的勝利成果。
接著參觀了遵義會議期間秦邦憲(博古)住處,位于遵義會議會址后門處。紅軍政治部舊址、中華蘇維埃國家銀行舊址等。盡管我參觀遵義會議會址已經多次,但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遵義會議精神確實是我們共產黨員一生享用不盡的寶貴精神財富。
遵義人民不忘長征途中在這里犧牲的紅軍將士,在當年戰場遺址找到了77位紅軍烈士墳墓,經過40年來的維修整理,現已建成頗具規模的紅軍烈士陵園。青山埋忠骨,史冊載功勛。
遵義會議作為我們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極為重要的精神財富和寶貴的歷史經驗,例如: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必須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中國革命只能走自己的道路,而不能墨守教條和照搬外國的經驗;必須堅持革命辯證法,善于抓主要矛盾;要取得革命勝利,必須把黨建設好,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則;始終堅定革命信念,發揚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這些經驗仍然需要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學習和借鑒。
勝利走向勝利觀后感 篇10
《偉大的轉折》這部電視主要是說中國紅軍從1934年12月進入貴州到1935年出貴州的事,歷經千辛萬苦,最后粉碎蔣介石圍殲紅軍的計劃。
看完這部電視之后,給我最大的體會就是兩個方面,一個是決策,另一個是方向。
首先對于決策,我們知道紅軍被迫長征的原因就是在反圍剿中的錯誤決策,李德、博古等人的錯誤決策,他們用蘇聯成功的方法來應對中國紅軍所面臨的圍剿,卻沒有真正了解中國的國情,盲目的般抄,沒有正確的結合我國當時情況,盲目的求勝,最后就被蔣介石抓住了機會,最終被迫長征,而在長征中這樣的錯誤也一再出現,例如強渡烏江等一系列的錯誤決策,導致由最先出發的八萬紅軍到進入貴州后只剩下的三萬多紅軍,而李德、博古等人卻還沒意識到自身的錯誤,還一直認為這只是因為自己軍隊的武器裝備落后所導致的。
所以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一個正確決策的重要性,一個決策有時就是一個復雜的路口,你如果沒有細致的思考便隨便選擇了一邊,那當你走完之后,你發現這是條錯誤的道路時,你想回頭,可能那時天空早已沒有了太陽,只剩下一條暗暗的道路。
其次就是方向,我們知道,紅軍開始擺脫蔣介石圍剿的噩夢是從遵義會議以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后才開始漸漸擺脫的,對于指導思想,毛澤東也不是一味的舍棄蘇聯的思想,他會結合我國國情,細致的分析最后得出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戰略方向,歷史給予證明這的確是一個符合中國紅軍的戰略方向,相信如果中國紅軍的領導者還是李德、博古等人的話,中國紅軍很大可能性是斗不過蔣介石的,因為他們一直所認為的方向是與這個正確的方向是相反的,他們忽略馬克思主義最本質的東西,那就是“具體的事情具體分析”,而毛澤東思想恰好符合這一思想,所以,最后的紅軍才跳出蔣介石的包圍圈,最后又從新地走出了大山。
對于個人來說,確定一個正確的方向,你便會有一個正確的行動開始,然而一個錯誤的方向折會伴隨你的一個錯誤的行動開始,而這個錯誤行動你不但不會獲得好處,往往還會伴隨一個傷口在你或你家人的生活上,讓你時刻感覺到當時自己的無知。
勝利走向勝利觀后感 篇11
電視劇《偉大的轉折》于今天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講述的是毛澤東等革命元勛在紅軍長征途中自通道轉兵以后,指揮中央紅軍以東西馳騁、南北往返高度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最終粉碎數十倍國民黨軍圍追堵截而使紅軍重出生天的故事。
電視劇的開篇就展示了氣勢恢宏的戰爭場面,紅軍戰士冒著槍零彈雨奮勇突擊。這一幕幕,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我能在這樣和平的時代學習、生活,是那些無名的英雄戰士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我應該學習他們的艱苦奮斗的精神和不忘初心的擔當,幸福來之不易,我們要更加珍惜。
看《偉大的轉折》應以一種嚴肅的態度,懷著對革命烈士無比崇敬的.情緒去觀看?!秱ゴ蟮霓D折》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的地方,我們應繼承和發揚當年紅軍長征的精神,把長征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變成推動我們各項事業前進的巨大力量。紅軍長征的路是艱苦的、漫長的;我們回憶長征、紀念長征,就是要更好地繼承和弘揚紅軍長征精神,把紅軍長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傳下去,萬眾一心、艱苦奮斗。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我聽著這首歌,想起了紅軍在過草地、爬雪山的過程中,不因為自然的阻礙而終止前進道路的精神。長征,不光是靠自己的雙腳從漫漫征途中走過來的老一輩人的驕傲,也是我們的驕傲,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它不僅載入中國人民解放斗爭的史冊,在世界史中,它同樣也是永遠不可忘記的重要一筆。
長征的開始,是被當時政府逼迫的。當時政府以各種各樣的襲擊,使我們的紅軍傷亡慘重。紅軍在長征的途中,一路上要面對自然環境變化的考驗,更要防備國民黨和日本侵略者,使紅軍有了許多作戰經驗。特別是在面對著國民黨一次又一次的“圍剿”,紅軍立刻掉頭,于1935年3月21日至22日晨,神速地再次東渡赤水河。紅色政權巍然屹立在中華大地上,同國民黨政權對峙。他們強渡大渡河,粉碎反 革命前后夾擊合圍的陰謀;飛奪瀘定橋,實現勝利的第一天。
最后紅軍長征于1935年10月甘肅會寧會師,宣告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結束。紅軍長征的歷史事件,將會在中國歷史永遠保留著,中國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了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二萬五千里長征。它那傳奇式的犧牲和堅韌不拔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賴以成功的基礎,它激勵著一個有13億人口的中國朝著一個無人能夠預言的未來前進。工農紅軍的長征是舉世無雙的壯舉,它像一條永遠銘刻在地球上的紅飄帶,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象征。為了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克服重重困難,浴血奮戰。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才有了“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氣概!
此時,我感到了一種力量,一種因歷史而越發令人臣服的力量。長征是老一輩革命家在中國革命危急時刻做出的歷史決策,是偉大的歷史性轉折。感謝那些長征中的先輩們,感謝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堅持到底,永恒的長征精神!
勝利走向勝利觀后感 篇12
9.18日,光谷機電黨支部組織各黨員到遵義學習,入住酒店時,我看到了慶祝中國成立70周年的系列電視劇《偉大的轉變》。該劇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革命歷史劇,主要講述毛澤東等革命元勛在紅軍長征途中通道轉兵后,指揮中央紅軍在東西奔跑,南北往返高度靈活的戰略戰術,最終粉碎了幾十倍的國民黨軍隊,使紅軍再次出生的故事。其中,從1934年12月進入貴州到1935年5月離開貴州,被國民黨軍隊包圍,長征中湘江慘敗后的中央紅軍被迫在通道轉入貴州,之后經歷了黎平會議、猴場會議、烏江、遵義會議、土城戰役、四渡赤水、扎西會議、遵義戰役等歷史。千難萬險,苦盡甘來,最后在毛澤東的精準領導下,中央紅軍擺脫了敵軍的追堵截,粉碎了蔣介石圍剿紅軍的計劃。通過遵義會議,形成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央新領導集團,通過奪取烏江、四渡赤水、攻擊遵義等重大戰役的勝利,紅軍取得了戰略主導,實現了偉大的轉變、黨的救濟、紅軍的救濟、中國革命的救濟,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關系到生死存亡的偉大轉變。
看了三四集,有點小感想。在當時困難的環境、危險的時局,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代為首的革命家力量掀起了狂瀾,在中國革命、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的生死存亡之際,實現了偉大的轉變,走上了正確的革命之路,開辟了我我軍的輝煌歷史!現在是建國七十周年之際,在電視畫面上再現了這一偉大的歷史,跟隨電視劇本走長征路,尋找革命先烈無私獻身革命的偉大初心,具有很大的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70歲生日之際,、不忘初心,記住使命,將中國經濟建設提高到新的高度。作為預備黨員,要經常記住委托,不要忘記初心,記住使命,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在辛苦前享受后,在自己交貨的單位發揮先驅模范作用,切實做好交貨工作。
相關推薦
更多>-
霹靂觀后感(熱門二篇) 霹靂觀后感 篇1《士兵突擊》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視劇,里面的男一號是一個傻得可愛的士兵,他的名字叫——許三多??催^這部電視劇的人,無不被許三多的成長經歷所感動。在電視劇的前段,最讓人記憶猶新的恐怕是許三多的那句“俺爹說,有意義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許多有意義的事情?!倍嗝磫渭儯嗝促|樸的一句...
-
紅纓觀后感(必備3篇) 紅纓觀后感 篇1《塔頂上的貓》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阿姨寫的《笑貓日記》中的一部分,由明天出版社出版。寫了一只高傲的虎皮貓整天呆在塔頂仰望天空,以及發生在塔下面的一系列故事。讀了這個故事,我知道笑貓在這個春天,遇見了一只美麗的虎皮貓,每次見到虎皮貓,笑貓都會聽到自己的心跳聲。笑貓喜歡的人杜...
- 神曲觀后感(精選十三篇)01-05
- 記憶大師觀后感(匯總四篇)01-06
- 黨會觀后感(匯編六篇)01-20
- 參觀地鐵觀后感(通用11篇)01-10
- 失守觀后感(集合七篇)01-05
- 2025國風觀后感(匯集6篇)01-16
- 游黃山觀后感(匯集10篇)01-07
- 最新簡單的觀后感(范本14篇)01-08
最新馬氏莊園觀后感(必備12篇)02-06
- 勝利閱兵觀后感精華02-06
- 教師聯歡會主持稿(范文6篇)02-06
- 為了勝利觀后感匯編8篇02-06
- 讀書故事為題演講稿(推薦七篇)02-06
- 健康產說會主持稿(精華11篇)02-06
- 整形外科實習周記(集合10篇)02-06
- 很浪漫的生日快樂句子(實用64句)02-06
- 急救技能培訓總結(優選十四篇)02-06
- 開學的句子(精選4句)02-06
- 關于女王的霸氣短句(集合61句)02-06